中美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状况的共性与个性分析一、引言2010 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 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落实绩效工资制度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再度成为热点问题。追根溯源,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首次出现于《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该文件规定: 从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自此,我国走上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探索之路。从 2009 年至今,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该项工作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存在绩效政策不充分、财政来源不足、绩效考核困难等问题,该项制度的实施也招来诸多争议,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美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始于上个世纪 20 年代,在备受争议的实施过程中,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末。1957 年,苏联卫星上天,整个美国受到巨大的刺激,在举国反思的浪潮下,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被提出。但是,根据相关统计,在 20 世纪 50 年代,全美只有 4%的地区“”对中小学实施了 绩效工资 ;而在整个上世纪 60 年代,全美“”实施 绩效工资 的地区也仅仅只有 10%。由于实施方面的困难,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在上世纪 60 年代末趋于沉寂。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1969 年,尼“”克松总统提出 绩效合同 ,重新鼓励对义务教育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但是,由于推行过程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如教师篡改学生成绩、盲目追求绩效等,使得该项制度逐渐为大多数学区所不屑。因此,在整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初,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状况非常不佳。第三阶段是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1983 年,里根总统发布了《国家处于危急中》,再次提出对义务教育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进入 21 世纪,布什总统“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明确提出 应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并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财政拨款的一个重要依据 ;2009 年,奥巴马总统上台,在“”“”公开演说中表示支持 绩效工资制度 和 特许学校 。总体来看,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的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纵观美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该项制度的推行就像一个 旋转木马 ,每当美国社会强调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时就会受到重视,随后又因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逐渐走向沉寂。但是,在近 100 年的发展历程中,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虽饱受起落,却也不断地发展,尤其 21 世纪以来,各州逐渐摸索出一些典型的模式和方案,如佛罗里达州绩效奖励方案、南卡罗来纳州的教师提高方案[1]“”“、马萨诸塞州的 罗蒙内计划 以及阿肯色州的 小石城模”式 、丹佛市公立学校教师职业津贴制度等。这些方案在实施时,与我国现阶段的实施状况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面临诸多瓶颈和争议,所以,它们的成功对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美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典型案例的共性分析美国各州对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探索,形成许多可供借鉴的典型方案。虽然每一个方案都是按照其所在州的具体情况而制定,但是,作为绩效工资制度的具体方案,必定存在一定的共性,而这些共性也正是美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状况和特点的直观体现。因此,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实施困境出发,主要从 3 个维度来分析美国的典型案例,试图从其共性中总结美国特点或经验,比较结果见下表。根据表中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在推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方面,美国各州的努力程度都很高。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一个州将绩效工资制度完全付诸实施,但是每个州都在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