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四所中学的 68 位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英语老师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职业倦怠现象。通过对造成职业倦怠因素分析,呼吁社会、家庭和学生都应给广大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评价体系,使得中学英语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0-019-01教师自身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爱心和耐心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开展对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就显得尤为必要。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 70 年代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职业倦怠是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由于受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是教师自身人格发展健康与否的直接体现,而且是教师工作表现与学生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的重要中介变量。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对教师自身素质及总体的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英语教师工作、身心健康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对江西省某市四所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及焦虑状 况进行调查分析。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为更好地了解研究对象职业倦怠的真实状况,我们随机选取了某市重点中学英语教师 36 名,普通中学英语教师 32 名(其中男教师 21 人,女教师 47 人),分别来自高中三个年级。年龄范围在 23-45岁之间,平均年龄约 34 岁,平均教龄约 9 年。其中班主任 52人,非班主任 16 人;职称分布为,中教二级 23 人,中教一级28 人,中教高级 17 人。 2.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其中发放问卷 68份,回收有效问卷 64 份,回收有效率为 94.12%。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如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职称、执教学校、执教班级、是否班主任等。教师职业倦怠的诊断量表的内容应包括教学、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内容维度。3.研究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无论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均普通存在,只是程度不一。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只有41.8%的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29.7%的教师称基本不太喜欢目前的工作,8.7%教师完全不喜欢目前的工作,重点中学持有此态度的教师比例较普通中学要高,男教师又比女教师高,年龄小比年龄大的老师的比例高。24.7%老师甚至想到过放弃英语教师的工作。36.7%的教师对学生尤其是成绩落后或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耐心和爱心不足,把学生成绩差归结为学习不用功,学习习惯不好。58.4%教师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事物和新现象,内心有一种危机感,渴望去了解、掌握,但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和更新观念的动力不足,表现出一种情性,甚至有 21.4%的教师自述不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变化。39.4%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很少进行反思和研究,也不喜欢进行新的尝试,习惯按部就班,缺少创新精神。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有 20.6%的老师对学生背景不同的学生有偏见、轻视,甚至说一些带侮辱性的词语,30.2%教师在课堂上很少微笑,态度不够亲切。这些调查结果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二、职业倦怠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一是时代对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化为智力资源开发者,要从教育管理者转化为学习促进者,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学生为中心。同时社会期望值太高,家长都把希望押注在孩子身上。再者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等问题都影响教师职业可持续性。二是中学教师在追求升学率和各种形式主义的评比风气之下,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和教师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加上现在的学生个性太强,各种信息充塞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使广大老师感觉到压力太大,经常焦虑不安。三是老师自身性格、知识和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