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调查分析摘要:通过对乌鲁木齐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抽样调查,发现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普遍存在着部分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不足;培训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学科差异和职称差异;继续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实效性较差等问题。 关键词:中学教师;课程体系;继续教育;调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32-03“乌鲁木齐市教育局按照教育部针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 的要求,制定了乌鲁木齐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目前,第四轮继续教育已经结束,第五轮继续教育即将展开。作为乌鲁木齐市教师培训机构的老师,有必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以推动乌鲁木齐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发展。一、课程体系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一门课程是具体的,就如一棵树一样,而课程体系犹如森林,课程体系是教学中头等重要的问题,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怎样合理组成知识结构[1]。课程体系的改革似乎是目前教师职后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盲点。研究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为了提高培训的质量,使在职教师在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不断提升,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2]。为了更好地提高乌鲁木齐市中学继续教育质量,我们进行了如下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课题组成员一起编制的乌鲁木齐市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调查问卷,经试测,该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满足大范围团体测量的要求。研究方法:在乌鲁木齐市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当中,采用按学科取样、实地发放、无记名的问卷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 320 份,回收 311 份,剔除填写不清楚或不全面的废卷,最终收集有效问卷 300 份,有效率 93.2%。有效被调查者状况如下。 ■ 从表 1 可以看出,参与调查者覆盖面广,涉及各个年龄段、各个学科、学段。参加问卷调查的教师以女教师居多,教龄偏长,职称以中教高级居多,学历大部分为本科学历。三、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动因调查;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需求调查;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需求调查;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建议研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下。(一)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动因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参加培训的教师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学习态度“”“有待提高。在 培训动因 选项中,选择 听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 来培训的占到 19.7%。晋升职称需要来学习的占4.3%,这两项都选的占 2.7%。也就是说,被动学习的培训者占了总比例的 26.7%“。能主动要求学习,选择 力争成为学科”“”“骨干或带头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 和 学习新知识”增强竞争力 这三项中一项或多项的占 6.2%。其余大部分为主动与被动相结合。从选项中可以看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被动性和强迫性较为明显。在职教师主动要求来参加培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的意识不够。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员就是为了应付差事,根本不想认真参加培训的教师。(二)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需求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培训模式有很多:有按培训主体分的:如高校模式、校本培训模式、专门机构培训模式、导师制培训模式、远程培训模式、研训一体培训模式。依据对象划分:新教师培训模式、晋级履职培训模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依据培训手段分:微格教学培训模式、项目研究培训模式、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模式、电化教育培训模式。依据管理分:学分驱动培训模式、自学考试培训模式。我们主要是专门机构培训、研训一体、按学科分班的培训模式。研究结构显示:教师们认为我们的培养模式单一,不能根据教师的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及实际需求来培训,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在培训模式选项中,选择 远程教育培训模式 的排在第一位,达到 19%“”,选择 集中面授模式 的占 9.7%“,选择 网络”培训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