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调查报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遵循生命本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教育,必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这符合新课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我将英语课堂渗透生命教育作为重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本调查以问卷的形式开展,并将数据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发现我校八年级学生存在的对生命价值的不良认识及态度,为提高英语课堂生命教育的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问卷调查及数据结果 1.问卷的设计及发放。本研究主要采取的是结构式问卷调查的形式,目的有二:一是了解八年级的学生认识生命的情况,锁定不理想的现状;二是确定哪些课堂活动更能影响这些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生命观。问卷的设计:首先基于认真研读相关书籍、文献并结合本校实际教育教学情况,拟定调查的维度并列出访谈提纲。然后选取8 名学生(学习成绩分别为优、良、中、差水平的男女学生各1 名),进行访谈。最后根据他们的回答,设计了最终的调查问卷。问卷采用的是 Likert 五分量表法,共 33 道题(含两道测谎题),前 16 道题探索的是学生生命观现状,后 15 道题探索的是英语课堂开展生命教育的情况。问卷共印制 200 份,从八年级中随机抽取 4 个班进行问卷发放。发放地点在 4 个班的教室,时间是 2012 年 6 月 15 日 15 点 25 分至 15 点 40 分。200份问卷中,回收 195 份,回收率为 97.5%,有效问卷为 193份,有效率为 96.5%。2. 调查数据及结果。 第一步:信度检测,保证题目有效性。问卷回收后,首先要做信度检验,以确保测出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经检验,alpha 系数为 0.949,而且删除各个项目后的 alpha 系数介于 0.946 至 0.949 之间,变化起伏不大,说明31 道题都可保留。第二步:计算平均分,确定学生生命价值观的不良现状。计算出第一部分,即前 16 题,各个题目的平均分。在生命观现状部分,平均分最低的题 6“”我能抓住机会展现自己 ,分数是 3.12;其次是题 7“我会有效地利用学习材料,进行自主学”习 ,分数是 3.35;题 1“”优异的学习成绩是我幸福的源泉 的平均分是 3.55;题 13“”我能有效利用时间,完成学习内容 的平均分是 3.58;题 2“”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达成 和题 8“我”会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帮助有困难的人 ,平均分均是3.59。结果表明,我校八年级学生在生命价值观方面的不良现状是:欠缺勇气展现自己;利用材料,有效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过分强调成绩,将其视为幸福的来源;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学习内容;个人生活目标不够明确或为此奋斗的实际行动力不强;不太愿意牺牲个人利益帮助他人。第三步:相关性分析,找出改善不良现状的最有效课堂活动。将题 6、题 7、题 1、题 13、题 2 和题 8 与英语课堂活动部分的题,即后 15 题分别做相关性分析,确定今后应多开展的课堂活动,以改善题 6、题 7、题 1、题 13、题 2 和题 8 所反映出的不理想生命观。题 6“”我能抓住机会展现自己 与问卷第二部分中的 15 道题都具有正相关性,且均达到 0.01 显著性水平,其中相关系数最高的三项是:题 19“”英语朗诵演讲比赛让我增强自信 ,相关系数是 0.523;题 20“阅读英语书籍,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喜怒哀”乐 ,相关系数是 0.454;题 24“英语课的小组活动,让我喜欢”与人合作解决问题 ,相关系数是 0.413。此结果表明:英语朗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展示自我的信心;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的生命感知越多,越能抓住机会展示自我;学生能够借助小组活动给予的合作的乐趣与力量去展示自己。题 7“”我会有效地利用学习材料,进行自主学习 与问卷第二部分的 15 道题都具有正相关性,且均达到 0.01 的显著性水平,其中相关性较为突出的两项是:题 25“我能利用英语学案明确”学习重点 ,相关系数是 0.539;题 26“英语学案让我知道如何”进行自主预习和复习 ,相关系数是 0.513。此结果表明:学生如果能利用学案明确学习重点和自主安排复习、预习的内容,他们就能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