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融,大学生性观念逐渐开放,但由于知识不充足、存在认知误区或预防不规范等,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生殖健康问题,尤其是女大学生群体。该文就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策略建议,以提升女大学生群体的生殖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 女大学生 生殖健康 影响因素 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c)-0226-02 1 高校女大学生 生殖健康现状 1.1 生殖健康问题及相关知识认知现状我国高校女大学生普遍面临的生殖健康问题,主要为经前和经期不适、月经周期不规律、痛经、白带异常、会阴瘙痒、不安全性行为、意外妊娠和性传播疾病等问题[1,2]。近年来,诸多地区开展了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调查,结果大同小异。杨星等[3]对广西省某两所高校的 717 名女大学生“进行的现状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对 多个性伴侣会增加生殖系”“”统感染的危险 和 同性恋行为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的认知程度达到 95%“”“”以上,但对于 易孕期 和 药流最佳时间 的认知情况差,不到 55%。徐婷[1]等对上海市两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0“名研究对象中,在 安全套的使用和作”用 方面的认知率偏低。一项保定市的调查研究[4]结果显示,仍有一小部分比例的女大学生群体未掌握任何一种避孕方法,且对性传播疾病的认知程度差距较大,对艾滋病的知晓率能达到 80%以上,尖锐湿疣才达到 20%。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 不容乐观,且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1.2 生殖健康知识获取渠道及需求现状目前,女大学生获取生殖健康知识的渠道主要为杂志报刊、网络电视媒体、宣传手册、医务人员以及同学和朋友等。有关研究[5]显示,家庭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教育比较欠缺,不同类别的女大学生获取知識的渠道也有一些差别。随着意识的开放,女大学生对于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她们希望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取相关知识,如课堂、教科书和网站。她们想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主要是健康性知识、有效的避孕知识、性传染疾病的预防、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和正确清洁生殖器官的方式方法等[6]。2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2.1 不良的卫生习惯女性的尿道口、阴道口和肛门位置接近,所以极易发生生殖道感染。很多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好导致的,如外阴清洗用具混用、小便后不擦拭外阴、大便后从后往前擦拭肛门、穿化纤紧身内裤、内裤和其他衣物混洗、经期内超过 2h 更换一次卫生巾等[2,7]。这都是不利于生殖健康的行为,很容易造成致病菌的繁殖,引发炎症、外阴瘙痒等疾病。2.2 专业相关性一般认为,医学相关专业比非医学相关专业对生殖健康和各类预防措施的了解更深入,这与学校是否开设相关课程有关。卫丽丽[8]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在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上显著高于非医学生。蔡俊娥[9]等人在云南地区对 4 所高校的 4 类专业的女大学生进行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艺术类和理工类专业的女大学生要好很多。同时,该研究也提到了恋爱会增加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和预防保护措施的了解,而艺术类专业的女大学生恋爱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专业。2.3 母亲的文化程度女大学生自进入青春期开始,经历的月经初潮等生理健康问题一般会与母亲交流。所以,母亲的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孩的生理健康意识的强弱、对生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健康的性观念等。也有研究表明,在是否恋爱的问题上,母亲文化程度越低的女大学生群体,恋爱的几率越大,出现的生殖健康问题也越多[10]。2.4 其他影响因素家长观念保守导致子女生殖健康知识匮乏,学校有关生殖健康的课程太少,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社会不良风气的诱导和对于女性过于严苛的道德舆论压力,以及经济情况等,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