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街道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调查报告南京河西新城建邺区,由于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位于其中的莫愁湖街道是由原南湖和滨湖两街道合并而成的一个新街道,人口占据全区的约三分之一,老旧小区居多。由于特殊的地缘区位和发展阶段,引得大量外来人口来此打工谋生。据统计,辖区内目前大约有 1.5 万外来人口,大部分来自苏北、安徽等地农村,也有部分来自东北、西北以及河南、湖北、山东等地。他们当中大部分在南京做工、做生意等。外来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举家来宁,把孩子带在身边。为更好地了解街道外来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法。我们在辖区 17 个社区向外来户主和外来家庭子女就读的学校进行调查。共下发调查问卷 2800 份,收回 2484 份,回收率约 81.6%。从家庭情况、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方面调查外来儿童的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如下。家庭基本情况有关研究表明,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有: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经济收入和家长的文化程度等。我们把这些因素作为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见表 1(因被调查者有些调查栏目未填写,所以有些数据之间不能完全匹配,下同)。从表 1 可以看出: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占大多数,小学和高中次之,文盲最少;经济收入与文化程度高低成正比;子女数量与文化程度高低成反比,家长为文盲的家庭平均有近 2 个孩子。家庭文化氛围家庭文化氛围由多方面因素组成。在现代社会中,书籍、报刊杂志以及家庭成员对媒体节目的选择是家庭文化氛围的重要构成要素,这方面的调查情况见表 2 和表 3。家庭文化氛围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家长文化程度对家庭文化环境起主导作用。家长对孩子学业的期望孩子成长的变量很多,从家庭来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怎样对待自己孩子的学习是家长对孩子学业期望的具体化。在我们对流动人口家庭的调查中发现,不同家庭对孩子学业的期望有差异。具体情况见表 4 和表 5。调查表明,大部分家庭对子女的要求是希望孩子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家长文化程度高低与期望值的高低基本成正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对子女学习关心的程度和对子女兴趣爱好支持的力度也较高。家长对孩子品行的期望家长对孩子品行的期望调查情况见表 6。其中数据颇耐人寻味。比如,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但家长的选择普遍不足 50%;希望孩子敢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比例更低。这折射出现实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将对孩子道德观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家庭教育方式调查显示,大部分家庭能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约 30%的家长能给孩子辅导学习;约 20%的家庭请家教;50%~70%的家长表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愿为孩子接受教育而作经济上的投入;当孩子犯错误时,所采取的家庭教育方式见表 7。可见,外来人口家庭一般还是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态度总的来说是比较积极的,与常住家庭基本相同。而家长文化程度对于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能选择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问题与建议1.教育机会不均等。外来家庭子女在选择就读学校时不能享受与本地学生相同的待遇,这个问题在中考或高考中尤其突出。虽然现在逐步有了同城待遇,但是家长要承担孩子学习的成本还是相对较高,这会影响外来人口家庭对子女的教育。2.家庭流动性特点的影响。外来人口家庭来宁主要是为了经济上的目标,调查中尚未发现一例家庭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对子女的受教育安排远非常住家庭那么“”具体、细致和长远。当 打工 的经济方面的考虑与对子女教育期望相矛盾时,往往会舍弃后者。另一方面,流动家庭的流动性客观上造成了子女的不安宁感、寄寓感,他们不能象常住家庭的子女那样坦然面对和享受深层次的城市文明,在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中障碍因素较多。3.政府和有关方面应重视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在相关政策上应保障外来人口子女能享受与本地学生相同的待遇。4.学校应特别关注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外来人口中的许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