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调查分析与培养探讨摘要:职业院校除了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还要坚持立德树人,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之中。本文在问卷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较好地了解了现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和道德水平,并结合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对高职在校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进行了多途径探索,实践结果表明,学院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关键词:高职在校生;职业道德;调查分析;多途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5-0268-02“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全世界采取的一个共同办法就是 工学结”合 。其中,德国的两个 70%令人印象深刻:只有 30%的人进入大学学习,而 70%的学生直接接受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学理论占 30%,而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占学业学习时间的 70%。至今为止,我国职业教育也形“”成了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 工学结合 模式,如订单式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和两段式预分配模式等。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联系最紧密的因素就是学生,如何使高职学生发挥才能,给社会、家庭带来回报,才是社会和学校共同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教职成[2015]9 号)指出,应大力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传播职业精神组织第二课堂,弘扬以德为先、追求技艺、重视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教职成[2015]7 号)也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的时代风尚。可“”见,在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下,职业院校和企业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目前面临的现实是,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只是被简单地“告诉 要服从企业的需求,服从企业的条例,要做一个好员”“”工 ,但是没有被清楚地告知 为什么要服从企业 ,学校也没有开设与专业有关的行业职业道德课程,在校生基本上处于一“”种 有专业、无德育 的培养。大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在校生学不学职业道德课程,对行业职业道德的培养基本是空白,把行业职业道德培养的责任推给了社会,如学财会的学生在校期间我们很少去教育他们不能做假账、做工程施工的不能偷工减料、做工程监理的不能收红包等等,在校期间学校一般是没有开设这种与专业有关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而很多用人单位却“”明确提出 无德有才可以培养,有才无德坚决不要 ,因此,高职院校在大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职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尤其是行业职业道德的培养,把学生塑造成“”一个有 魂 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国外一些高校,在道德建“”“”“”设中就推行 日行一善 、 感恩心理 和 心灵进岗位 等教育。本论文主要结合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并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初步的对策供职业教育工作者参考与借鉴。一、当前高职学生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为了深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和道德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高职学生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于2013—2015 年期间对在校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800 份,对高职在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展开调查,初步收集到有关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1.是否清楚以后要从事职业的道德要求。调查发现,26%的高职学生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职业道德要求表示清楚,69%的大学生表示很模糊,也有 5%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2.在兼职或社会实践活动中是否感受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调查发现,82%的大学生表示在兼职或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到职业道德素质非常重要,并表示如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易被公司解聘,而剩下的 18%没有填答,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3.“”当前大学生的 诚信 水平如何。有 91%的大学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