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转变期的高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角色理论,对高职青年教师角色转变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分析,以此对高职青年教师当前的思想政治和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对角色转变期的青年教师的思想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这些路径对改善角色转变期高职青年教师所存在的思想问题,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 角色转变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46-02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首先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中,并形成角色理论。角色理论是用角色来理解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即按照人们的地位、身份,并根据人们对角色的理解、期望和要求等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后来,角色理论被引入教育领域,于是教师角色概念由此兴起。所“”谓 教师角色 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由于时代的变迁,教育活动关系不断变化,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发生改变。个人学成后从事教师职业,即从学到从教的角色转变,这次转型成功与否决定着教师的职业发展。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多为学术性研究生,面对新工作环境和多样化学生,心理难免有些沮丧,影响正常工作。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调查和分析,可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参考建议,有利于其成长和发展。为积极推进人才强校工作,本文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新进青年教师为调研对象,从其入职满意度、工作信心、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总人数为113 人,提交有效问卷为 97 份。尽管教师岗位不同,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可知,高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情况主要存在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教学经验和信心不足,以及缺乏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一、高职青年教师现存问题及分析 (一)职业道德淡化,认识高职特点不足近 44.3%青年教师认为当前信息化发达的时代,学生已为成年人,具备了自己独立的是非判断能力,教师对其影响程度较小,没有太必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到身正示范。36%的青年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上不如普通本科高校,41.2%青年教师认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有明显区别,比如在生源质量、教学氛围中,但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缺乏了解,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也有待于提高。高职青年教师多为学术性人才,专业水平高,而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由于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针和培养模式的差异,使得这些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特点缺乏认识,不了解高职教育除了具有高等性,还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因为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多样性,要求高职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要高、能力要强,同时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院校特色或专业建设要求相结合。(二)教学经验短缺,从教信心不足61.8%青年教师认为所教学生知识基础不牢,不了解专业基础知识,课堂教学目标难以达到,使得课程教学难以按预期开展。师生教学不相长,丧失了其原有的教学热情和激情,为了完成工作量艰难开展工作,原有的桃李芬芳的梦想暗淡下来,致力从教助力学生成才的信心不足,这也很容易造成教师思想的懈怠。高职青年教师从学生到学校,没有全面了解高职学生特点,没能完全掌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加上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还存在着自身角色定位转型问题,难以较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面对高职院校一般的教科研条件,再加上个人生活压力,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其积极的思想情绪,如不能正确地排解和疏导极有可能影响正常工作。(三)缺乏职业规划,个人发展前景忧虑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教师发展的主要渠道就是评职称,而评职称需要论文、课题、班主任管理等条件。入职以来青年教师多忙于备课、上课,还要忙着考取教师资格证等证书,这些都是被动安排和不得不做的工作。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本身职称低,获得课题立项的可能性小,没有课题支持也难以发表高质量文章,致使多数教师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对将来的发展比较迷茫。再加上生活压力,很容易造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