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大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的科研状态是复杂而多样的,部分教师的科研现状不容乐观,教育科研的水平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严重影响了农村初中办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拟通过对农村初中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分析以及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解决农村初中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不强烈,教育科研过程不扎实,成果不显著等问题,从而促进农村初中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学情、课改要求互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经是抓好教师的教育科研,通过强化教育科研,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学校领导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全体教师肩负的重任。但是通过对本校和周边农村初中教师的教育科研的情况调查,发现能够主动思考、积极研究、寻求发展的教师数量是相当有限的。一、农村初中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分析尽管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个学校的管理部门,到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教师,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理念、新的教育思“想都了然于心,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还是习惯 跟着”感觉走 ,往往凭借以往多年的工作经验,抱着陈旧的教育方法不放,满足于教育工作的循环往复,使得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止步不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在倡导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大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师的科研状态是复杂而多样的,教师的科研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 潜心研究,收获成功少数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要发展好自“”“”己,他们不愿意把 教师 演绎为 教书匠 。他们知道只有走教育科研之路,学校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最佳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更快的提高。因此,这类教师纷纷投身教育科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努力向科研型教师转化。科研型教师,他们把教育教学研究作为幸福的道路,成长的阶梯。但是,科研型教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造就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得了的,这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科研型教师不仅善于学习、勤于研究,而且时刻把研究和工作结合起来,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更注重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研究素养。科研型教师还特别重视反思,在反思中努力寻求改进策略。一般他们都喜欢写反思笔记,喜欢看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也能够阅读一些教育专著。他们听名教师的教学与讲座津津有味,不断追寻成功者的足迹,在对比中进一步认识自己。但是在农村初中,这样的教师实在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农村骨干教师流入条件更好的市区学校工作。2 被动研究,苦不堪言有相当数量的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还基本停留在用时间“”和汗水教诲学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的层面上。他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辛勤地从事着教育教学工作。他们自得其乐、不思变革,通常想不到什么教育科学研究。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激起了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向往和追求。他们开始尝试开展教育科研,力图改变教育现状,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部分教师还是处于被动研究的状态。他们做科研的目的无非是学校内部绩效考核的要求、评聘职称的需要、或者是为了创造评选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条件等。这类教师做科研缺乏的是主动意识,科研过程不科学,当然取得的有价值的成果也不会多。当他们有朝一日把高级职称、骨干教师称号都拿下了,那么他们将不会再想到要搞科研,以便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所以被动研究不会给教师带来幸福感,只会觉得搞教科研是一个沉重的负担。3 应付科研,劳而无功当前,许多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研究的过程中,有一种教师是最常见的,也是在教师群体中占大多数的,他们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面对课题研究,他们有激情,当他们接到学校分配的任务时,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甚至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建议。可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并不能坚持。这些教师,大多数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