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审视农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普遍现象,其中教师课堂实施的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的特殊性,造成农村物理教师教学行为无法得到应有的提高,以致在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行为低效甚至无效现象,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有哪些途径可以改变?故分析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农村学校教学软硬件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地处偏远,经济条件较落后,年轻大学生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手段落后。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教育不断地加大投入,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已得到大力改善,但农村学校办学设备及硬件设施与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农村学校物理实验室仍旧简陋,器材没有及时更新,落后的实验条件制约了物理教师的课堂行为发展。家长和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改革开放让农村壮年纷纷背井离乡进城打工,各班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家庭教育严重缺位,本应教师与家长共同承当的教育责任全落在教师身上。即使部分留在农村的家长,也因繁重的体力劳动,对学生的学习督促意识淡薄,导致学生课后玩手机现象严重,又由于物理学科抽象课后复习巩固不到位,造成学生课堂无法跟上新知识的学习,以致在农村物理教课堂中,常“”出现 一问三不知 现象,教学行为无法正常实施,教学效率低下。农村社会环境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现代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 寒门难出贵子 已是不争的事实。“”新的 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又抬头,认为与其花钱读大学不如早点去挣钱,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造成许多农村寒门子弟缺乏读书积极性,更谈不上理想和目标。没有理想的学习就像轮船没有目标的航行,永远到达不了胜利的彼岸。农村学校工作环境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教师和学生人数相对也少。小的农村学校物理教师仅有一两个,教学没有竞争,缺乏教学危机感,得过且过。长此以往,缺乏监督和指导,教学形成懒散现象,不备课或备课不足现象时常有之,课前预设不足,导致难有精彩课堂的生成。 主观方面的影响因素 教师自身教学观念对教学行为的影响新课程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有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课堂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 。但在农村物理课堂中,教师教学方法依旧单一,不愿进行教学改革,还是讲多练少,看的多实践少,示例多拓展少,教师不注重情境创设和探究式教学,学生小组讨论少,给学生互相交流、辩论、回答、扮演的机会不多,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落后的教学行为就是落后教学观念的写照。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中学教育科研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快速通道,它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农村学校,物理教师人数少,教研单“”位通常是与化学和生物学科合并称为 理化生 组,缺少一个良好合作交流的氛围,对于学校要求的校本教研工作,他们往往有一种抵触心理,认为这是教研员的事,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教研上,甚至把教学研究当成是额外的包袱,但求能够交差应对检查,不想真正投入认真研究。 提升农村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 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家长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农村地区,面对的是留守儿童和隔代教育,部分家长以为教育是教师的事,父母只管吃管喝,认为教育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意识到自己是 学生第一任教师 ,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及时沟通沟通是家校联系的基础,但沟通不应局限于家长会、家访、家长亲子活动等方面。这些活动一个学期只有一两次,时间间隔太长。沟通也不应只是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作为物理教师也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可以通过借助现代信息工具成立家长微信群或 QQ 群,让各科任与各班级学生家长保持无间断联系,弥补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