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显示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本文结合广东某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在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高职院校优化师资队伍的经验,对如何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问题;对策近十余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民办高职院校迅速崛起,大批高中和中专毕业生涌进民办高职院校,使得民办高职院校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机遇,民办高职院校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和日益雄厚的资金实力足以说明这一事实。同许多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民办高职院校办学也表现出了两面性,即形势大好,问题不少。一、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状况目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两极分化、实践能力差等诸多问题。下面结合广东某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状况,进行具体分析。 表广东某民办高职院校师资结构现状与全国高校之比较 专科 教师较多 (一)学历偏低是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共同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及其家长在选择民办高职院校时,师资力量如何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掌握本行业最新科技发展动向,而且要具有随时将新的理论和技术渗透到教学中的能力。近几年来,广东某民办高职院校对引进高学历教师比较重视,教师在学历层次、业务素质上有明显的提高,使该校师资队伍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硕士学位的占 39.80%,学士学位的占46.68%,具有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已经成为该校师资队伍的主要力量。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只占 0.77%,低于全国高校 14 个百分点,专科及以下占 12.76%,高于全国高校11 个百分点。很明显,该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奇缺,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过多。民办高职院校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主观上,许多具有博士学历的年轻教师并不安心在民办高职院校工作;客观上,由于办学条件和人们旧有观念的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在引进高学历教师方面不如普通本科院校吸引力大。大多数拥有高学历的教师都集中在公办本科名校当中,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偏低情况尤为严重。造成了现有高学历人才分布不均的状况。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从国内外高校师资的发展来看,高学历教师在专任教师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全面提升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成为了师资结构优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二)职称结构不合理制约着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高校的教师队伍都是由不同层级职称教师组成的。职称结构是指师资队伍中不同层级职称教师的数量构成状况和比例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师资队伍学术、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办学规模、类型、经费等情况,制定符合其发展需要的职称结构,适度扩大高校中正、副教授的比例。一方面,随着知识的发展,学科的细分,新兴学科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民办高职院校要不断调整和增加新的学科与专业。正是由于民办高职院校专业大幅度调整,旧有的传统专业不断萎缩,但这方面的教师职称偏高,人数偏多;而新设专业的教师职称却偏低,且人数偏少。特别受社会青睐、用人单位欢迎、学生踊跃报考的专业的高职称教师十分紧缺。另一方面,因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使得中级以下职称的青年教师所占比重偏大。如广东某民办高职院校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仅占 2.81%,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为 13.78%,具有中级以下职称的教师占 83.41%(其中无职称教师比例为44.39%)。民办高职院校这种不合理的教师职称结构,必定会对教学水平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三)教师的实践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性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重要特性,这是高职院校领导和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