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摘 要】本文以三所陕西民办高校为例,从价值观念、个人能力及自我心理等方面分析了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主张民办高校应顺应社会,转变教育理念,敞开校门,选择开放式管理和开放式教育,强化专业特色,激发学生潜能,注重心理健康,建立有特色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 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学生社会化;影响;建议我国的民办高校是 1980 年后逐渐兴起的,现已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以其丰富多样的办学方式引人注目。30 年来的实践证明,民办高校在满足人民群众不同教育需求,扩展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教育事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陕西省民办高校众多,据统计,全国民办高校采用封闭式管理的占到了总体的 71%,陕西省占到 89%。陕西西京学院为了防止学生在外沾染不良习惯,杜绝校外人员带来不良风气,实行严格的门禁制度——学生通过校园卡并指纹识别后才可进“出校园。西安翻译学院以英语为特色,实行 全日制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 ,严格执行 万人晨读 管理模式等。 一、文献综述及本文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现状“”近年,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在管理模式上采用 封闭式管理 。大家对于这种管理模式争议颇多,这也是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之一。很多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认为封闭式管理模式对学生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付八军在《 宽 与 严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之选择》中认为民办高校推行严格管理具有必要性,在理论上也具有可能性。首先,为维护国家学历文凭的信誉,需要强化管“理。其次为扭转学生自由散漫的风气也需强化管理。 封闭式”管理 可以改善原先纪律散漫的学习风气、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当然也有学者对这样的管理模式持反对意见,罗云在《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质疑》一文中指出——封闭式管理与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违背,以牺牲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为代价换取“”“所谓的 良好教学秩序 ,并且这种管理模式更多地停留在 管”制 阶段,以成绩代替全面能力。他同样认为这种管理模式是对社会不负责任,没有发挥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多数有关封闭式管理的文章都是从管理的角度和管理理论出发,对封闭式管理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但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却很少涉及。而校园是大学生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封闭式管理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必要认真分析其多方面的作用。2、本文研究概况本研究针对民办高校封闭式管理,进行了个案访谈,然后分析评价了封闭管理模式下大学生的社会化状况。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价值观念、个人能力这三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这三方面内容的探析,找出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推动与阻碍作用,为民办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提供建议。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访谈法收集资料,选取了西安市三所不同民办院校的学生进行访谈,每个学校抽取 4 位学生为访谈对象。共计 12 位访谈对象,均为西安市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并以访谈内容为对象对其社会化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访谈的总体分析,我发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对封闭式管理的态度趋同但也有所差异。西京学院侧重于学校生活制度方面的严格管理,学生对于这种管理的对抗情绪也最为明显。接受访谈的4 位学生对封闭式管理无一认同。西安翻译学院有关学习方面的规定相对严格,在 4 位名访谈学生中,有 1 名学生明确表示反对,但也有 1 位学生赞同这样的管理方法,觉得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华学院在陕西民办高校之中的管理相对较松,所以在访谈中学生对于封闭式管理的抵抗情绪最少,4 位访谈对象都没有强烈的反对态度,多数表示能够理解学校严格管理的动机。 二、封闭式管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 1、封闭式管理的涵义及其原因纵观国内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大多数采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教育管理学认为, 封闭式管理 式针对整个学校的管理系统而言但并非是针对管理学生。当前很多民办高校将这一概念“歪曲,将封闭式管理奉行为将学生束缚在学校内,生活作息和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