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医院感染(gǎnrǎn)病原学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赵长安(chánɡān)第一页,共四十二页。•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HospitalInfection或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fāshēng)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fāshēng)的感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卫医发[2001]2号)第二页,共四十二页。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rùyuàn)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第三页,共四十二页。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zhǐyǒu)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第四页,共四十二页。•新生儿医院感染?(xìtǒng)•美国NNIS(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所有新生儿感染(不管发生于分娩期还是住院期)均为医院感染第五页,共四十二页。(gǎnrǎn)(gǎnrǎn)•?医院感染还是社区感染•两个概念早发感染(early-onsetinfection)晚发感染(late-onsetinfection)第六页,共四十二页。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细菌真菌(zhēnjūn)病毒寄生虫第七页,共四十二页。•新生儿的正常菌群皮肤: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丙酸杆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后第4天,金葡菌的定植(dìngzhí)达100%)外耳道: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第八页,共四十二页。•口腔:出生后数天内(大约7天左右)的口腔菌群,与母亲产道内的菌群相同(厌氧菌;棒状杆菌(gǎnjūn)、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加特纳菌等);随后逐渐接近成人的口腔菌群(甲型链球菌、厌氧球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奈瑟氏菌、乳酸杆菌、螺旋体、假丝酵母等)。第九页,共四十二页。•鼻腔与呼吸道鼻腔:最常见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甲型链球菌、棒状杆菌(gǎnjūn)、布兰汉菌等。咽喉和扁桃体: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第十页,共四十二页。•消化道新生儿出生(chūshēng)后1-2h肠道即可出现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细菌,先定殖的是需氧菌,然后是厌氧菌(此过程约7天左右)。•胃:基本无活菌。•空肠和回肠:菌群很少(肠球菌、乳酸杆菌、阴沟肠杆菌、阪崎肠杆菌等)•结肠和直肠:菌群众多(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艰难梭菌等)。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发展1010链球菌厌氧菌葡萄球菌需氧菌/兼性厌氧菌细菌数/克粪便肠球菌瘤胃球菌肠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真杆菌韦荣氏球菌乳酸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新生儿一岁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泌尿生殖道外生殖器和尿道口:表皮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肠球菌、棒状杆菌、类杆菌、奈瑟氏菌、不动杆菌、耻垢分枝杆菌、支原体、假丝酵母等。阴道:初生女婴阴道的PH值在5左右(zuǒyòu),主要为乳杆菌;出生后1个月起开始转变。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因年代、地点的不同而变迁因发病时间、患儿个体(gètǐ)因素等不同而变化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传统的新生儿病原:B组β溶血性链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酵母菌、大肠埃希菌以及其他需氧和厌氧革兰阴性(yīnxìng)杆菌BizzarroMJ,RaskindC,BaltimoreRS,etal.Seventy-FiveYearsofNeonatalSepsisatYale:1928–2003.Pediatrics2005;116(3);595-602第十五页,共四十二页。•共生菌:葡萄球菌(pútáoqiújūn)、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