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华士片2023-2024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加强对水资源监测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园林花圃采用大水漫灌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藏入屠苏C.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等于8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D.金属与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大于原来酸溶液的质量4.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防止空气污染B.节能减排,“低碳”出行﹣防止形成酸雨C.有偿使用塑料袋﹣防止白色污染D.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防止土壤、水体污染5.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C.对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组成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括号内是杂质)所加试剂或方法ANH3(CO2)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BCu(CuO)足量氢气,加热CNaCl溶液(NaHCO3)滴加适量稀盐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DNaOH溶液(Na2CO3)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A.AB.BC.CD.D7.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受热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C.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为避免药品浪费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燃烧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尿素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D.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通过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若增加一个铜锌活动性比较的实验,则可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通过实验①和③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通过实验②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10.下列选项中涉及的原理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用烧碱溶液除去二氧化碳C.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变黑D.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后氢原子个数减少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下列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都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B.过氧化氢、水都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C.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是因为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体现了碱的通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1)若A的固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