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一)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60分钟。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2.本卷共15题,共30分。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K39Mn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棉线织布B.楠木制舟C.粮食酿酒D.沙里淘金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有气体B.纯净空气C.自来水D.液氮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OB.NC.AlD.Fe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验装置气密性C.滴加液体D.读取体积读数D.空气5.某些食品包装袋中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适宜作充入气体的是A.氮气B.氧气C.氢气九年级化学(一)第1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金刚石C.氯化钠D.二氧化碳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8.木炭和蜡烛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放出热量B.都是化合反应C.都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都需要反应条件9.化学观念是从化学视角对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化学物质由元素组成C.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10.相同质量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产生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KMnO4B.H2O2C.KClO3D.H2O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11.下列大自然景色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选项景色解释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夏天云消雾散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C秋天层林尽染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D冬天白雪皑皑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九年级化学(一)第2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2.要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CO2和N2(燃烧的木条)B.汽油与酒精(闻气味)C.空气和O2(带火星的木条)D.水与双氧水(二氧化锰)13.下列分类正确的是选项分类标准物质或变化A黑色固体二氧化锰、高锰酸钾B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C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D氧化反应食物变质、木炭燃烧14.已知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并放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该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D.2g氢气和2g氯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g氯化氢15.在反应A+2B=3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17,当6.4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9.6gC,则D的质量为A.1.8gB.0.2gC.3.6gD.4.4g九年级化学(一)第3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11题,共70分。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K39三、填空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20分)16.(8分)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化学式或必要的文字说明填空。(1)2个铁原子______;(2)Mg2+__________(3)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______;(4)碳酸根离子的化学式______;(5)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______;(6)“3Na+”中的“3”表示______;(7)标出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______;(8)净水盐高铁酸钠由Na+和FeO24-构成,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