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32=Al2(CO3)3↓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2:2NO2+2OH=NO3+NO2+H2O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化学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注意事项: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B.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D.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A.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K39Fe56B.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C.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D.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AB.1mol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AA.蔗糖可作调味剂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1L0.1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AD.1mo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10.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2.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A.COB.SO2C.HClD.CO23.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A.18O3B.2H217O2C.14N16O2D.14C16O24.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ClO3+2M3++4H2O=M2O7n+Cl+8H+,M2O7n中M的化合价是A.+4B.+5C.+6D.+75.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A.B.C.D.6.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Pd电极b为阴极A.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Fe2+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1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K=________。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cCO2)(3)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32(cSO4)11.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Δ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已知Ksp(BaCO3)=2.6×10−9,Ksp(BaSO4)=1.1×10−10。A.升高温度,K减小B.减小压强,n(CO2)增加15.(8分)C.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增大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不变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已知苯可以进行如下转化: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化合物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2)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3)如何仅用水鉴别苯和溴苯__________。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16.(10分)锂是最轻的活泼金属,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三、非选择题:共64分。第13~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1)用碳酸锂和_______反应可制备氯化锂,工业上可由电解LiCl-KCl的熔融混合物生产金属锂,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要求作答。(2)不可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因金属锂引起的火灾,其原因是__________。(3)硬脂酸锂是锂肥皂的主要成分,可作为学科&网高温润滑油和油脂的稠化剂。鉴别硬脂酸锂与硬脂酸(一)必考题(共44分)钠、硬脂酸钾可采用的实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