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场所精神理论(TheTheoryofSpiritofPlace)教学要求及目的:了解场所精神理论,理解该理论是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并掌握将该理论运用到有关设计中去创造具有独特个性的场所的方法。课程主要内容:1、“场所”的概念。2、“场所”和“空间”的区别。3、场所理论及其在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4、场所理论的应用。主要参考书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Christian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译,台湾:田...
场所精神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曾在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LOCI)的概念。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这本书中,诺伯舒兹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这么一个说法。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场所”这个字在英文的直译是PLACE,其含义在狭义上的解释是“基地”,也就是英文的SIT...
《场所精神》读后感诺伯舒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是挪威著名的城市建筑学家,之前对他的了解主要集中在他在建筑精神含义上面的探求。读了他的《场所精神》,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他为建筑赋予了高的艺术层次,从满足人的生活情趣出发,突出情境,以上升一种高的场所精神层面。首先,诺伯舒兹用“场所”而非“建筑”作为研究载体。我理解这是因为建筑是单一的个体,缺乏对建筑周围环境的考虑;而场所是由具有物质本质、形态、...
场所(chǎnɡsuǒ)体验——德阳文庙广场大众的活动(huódòng)空间第一页,共十四页。(chǎnɡsuǒ)对现象学和场所的理解•现象学立足于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世界,它热情赞颂并深入考察了人们最基本、最本质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人的行为和体验•建筑大师(dàshī)斯蒂文.霍尔同时也是运用现象学设计方法的大师(dàshī),他认为,建筑是与它所存在的特定场所中的经验交织在一起的,通过与场所的融合,通过汇集该特定场景的各...
场所(chǎnɡsuǒ)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小组(xiǎozǔ)成员:毛达念缪魏魏郭江华沈毅第一页,共二十页。作者简介•诺伯舒兹ChristianNorberg-Schulz1926年生于挪威奥斯陆,1949年获得瑞士苏黎士理工学院(ETH)建筑文凭,1952-1953年在哈佛大学•以及1956-1958年在罗马继续研习。1978年荣获德国汉诺威技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0年4月辞世。•曾在世界各地任教:德国Ulm造型学院(1957,1969)、挪威奥斯陆大学(1958-1960)...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职业危害申报管理系统)用户手册(企业)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零零九年十月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职业危害普查管理系统使用手册目录第1章概述.................................................................................................31.1使用概述........................................................................................31.2查询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