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yuányīn)肺炎与人禽流感相关培训第一页,共六十一页。六个部分(bùfen)•基本知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发现、报告、会诊与排查•病例管理与感染控制•标本采集与检测(zhěnduàn)•与治疗原则人禽流感病例的诊断•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略)第二页,共六十一页。基本知识第三页,共六十一页。(shénme)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肌痛、头痛伴有严重不适、干咳、咽喉痛或鼻炎,多数患者可在一到两周内恢复。•流感潜伏期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迅速,抗原易变异(biànyì),人群对变异(biànyì)株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第四页,共六十一页。(shénme)什么是流感?(fēnwéi)•甲(A)、乙(B)和丙(C)三型。流感病毒在病毒分类学上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可分为•A型和B型流感对人类威胁较大,其中A型流感抗原变异频繁,可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对人类威胁最大。•流感被列为我国丙类法定传染病。第五页,共六十一页。(shénme)什么是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fēnwéi)不同亚型。迄今甲型流感病毒HA有16个亚型(H1-H16),NA有9个亚型(N1-N9)。•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属于A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感染禽类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中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低/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截至目前已发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为H5和H7亚型的一些毒株(如H5N1)。A型流感病毒在禽类能引起严重的疾病,对人类和低等哺乳类动物也是如此。第六页,共六十一页。(shénme)什么是人禽流感?(fāxiàn)•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7N1、H7N2、H7N3、H7N7和H9N2亚型毒株。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人禽流感是指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所致的疾病。至今发现第七页,共六十一页。人感染(gǎnrǎn)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gǎnrǎn)(gǎnrǎn)•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指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所致的疾病。第八页,共六十一页。易感人群(rénqún)•由于流感病毒具有较严格的宿主特异性,目前认为人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高危人群(rénqún)•与家禽(尤其是病死禽)密切接触人群•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包括医务人员)第九页,共六十一页。传染源•主要为病、死禽和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健康禽,尤其是水禽。(fēicháng)•有限。人禽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第十页,共六十一页。感染危险(wēixiǎn)因素•直接接触禽类,尤其是病死禽(如宰杀病死禽)•暴露于禽流感病毒(H5N1)污染的环境和活禽宰杀市场等•与人禽流感病例直接接触也可能与感染有关(yǒuguān),但缺乏足够证据•高危职业史:实验室人员,禽病防治人员,动物疫情处置人员,医护人员第十一页,共六十一页。传播(chuánbō)途径(tújìng)•迄今为止尚未明确其具体的传播途径•可能的传播途径•禽-人传播•环境-人传播•人-人传播第十二页,共六十一页。为何要进行人禽流感疫情(yìqíng)的监测?•人禽流感(H5N1)与将来的流感大流行的关系•流感大流行毒株可能由H5N1病毒变异而来•人禽流感症状较重,病死率高,监测可早期发现和救治病例,降低病死率•通过监测,早期发现聚集性人禽流感病例,以便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kuòsàn)和蔓延第十三页,共六十一页。(jiāncè)我国人禽流感监测的框架•不明原因肺炎监测•(quán《全国国ɡuó)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人禽流感应急监测•《人人感感染染高高致致病病性性禽禽流流感感应急预预案案》》的附件3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应急监测方方案案》》第十四页,共六十一页。(fèiyán)为什么要进行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第十五页,共六十一页。(bùmínɡ)不明原因肺炎监测设计背景(1)(xūyào)•而进行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是应SARS和人禽流感的疫情监测及防治形势的需要•SSAARRSS•2003年7月5日WHO宣布SARS暴发流行结束•2003年9月和12月,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省分别确诊1例SARS实验室感染病例•2003年底~2004年初,广州散发SARS疫情•2004年3~4月,北京和安徽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