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疾病(jíbìng)第一页,共一百页。重点(zhòngdiǎn)防治性病分类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第二页,共一百页。淋病淋病(gonorrhea)是由淋病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yīzhǒnɡ)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好发于青壮年。第三页,共一百页。临床表现1.男性淋病:急性期主要表现尿道炎症状,尿道口红肿、刺痒、疼痛及有稀薄溢液,24小时后可出现尿道口溢脓、尿频、尿痛及排尿困难(kùnnɑn)。少数患者伴有发热、乏力、纳差等全身症状。第四页,共一百页。第五页,共一百页。第六页,共一百页。2.女性(nǚxìng)患者临床可表现白带增多、下腹坠痛及轻度尿道炎等症状。3.儿童淋病:较少见,幼女为主,多由接触被淋球菌污染的用品而间接感染,可表现为外阴炎、阴道及尿道炎等第七页,共一百页。4.其他淋病:新生儿经患淋病产妇产道(chǎndào)感染可引起淋菌性眼炎,口交及肛交者可引起淋菌性咽喉炎和直肠炎,亦可因治疗不及时而发生淋菌性关节炎、败血症等。第八页,共一百页。第九页,共一百页。实验室检查(jiǎnchá)第十页,共一百页。一)涂片检查:取材:拭子伸入男性尿道2-4cm,略带黏膜,女性患者在宫颈口内1.5cm。停留10-30秒。涂片对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的男性单纯淋菌性前尿道炎患者,阳性率在90%左右,可以初步(chūbù)诊断。第十一页,共一百页。第十二页,共一百页。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杂菌多,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阳性率仅为50-60%,且有假阳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tuījiàn)用培养法检查女病人。慢性淋病由于分泌物中淋球菌较少,阳性率低,因此要取前列腺按摩液,以提高检出率。第十三页,共一百页。(二)培养检查:对症状(zhèngzhuàng)很轻或无症状(zhèngzhuàng)的男性、女性病人都是较敏感的方法,只要培养阳性就可确诊,国内采用巧克力琼脂或血琼脂培养基,均含有抗生素淋菌增菌剂,可选择地抑制许多其他细菌生长,接近纯培养。第十四页,共一百页。第十五页,共一百页。诊断1、有婚外性生活或配偶感染史。偶可接触传染。2、潜伏期平均3~5天,女性可稍长。3、典型(diǎnxíng)或不典型(diǎnxíng)的临床症状4、结合涂片和培养结果第十六页,共一百页。治疗(zhìliáo):及时、足量、规则用药及疗后随访的原则,选择有效抗生素:罗氏芬、壮观霉素,亦可选用红霉素或四环素。第十七页,共一百页。非淋菌性尿道炎第十八页,共一百页。指通过性接触传染的一种有尿道炎表现,但查不到淋球菌感染的性传播疾病。女性可有宫颈炎等生殖道炎症。约40-50%由沙眼(shāyǎn)衣原体引起,20-30%支原体引起,10-20%由滴虫、白念和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第十九页,共一百页。临床表现:潜伏期约1-3周,一、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尿道刺痒,轻重不等的尿痛及烧灼感,尿道口轻度红肿(hónɡzhǒnɡ),分泌物为浆液性或浆液脓性,较淋病稀薄少,或晨起尿道口“糊口”现象,可与淋病合并感染。第二十页,共一百页。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页。二、女性非淋泌尿生殖道炎子宫主要感染部位,尿道症状轻,宫颈水肿、糜烂、白带增多。部分患者可引起(yǐnqǐ)子宫内膜及附件炎症,引起(yǐnqǐ)不孕、不育。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页。实验室检查(jiǎnchá)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页。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检查临床标本的直接检查AGiemsa染色法沙眼衣原体在敏感细胞中增殖(zēngzhí)形成包涵体。可染色后显微镜观察。B直接免疫荧光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页。酶免疫测定:国内“立明”Clearview快速免疫测定。原理:将衣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带色乳胶复合物吸附到滤纸,夹在两块塑板中间。阳性标本抗原与结合有乳胶的单抗结合,复合物因毛细作用扩散至结果窗,被该处鼠抗衣原体单抗捕捉(bǔzhuō)。结果窗出现黑线,标本为阳性,过剩的乳胶标记的抗衣原体单抗移至质控窗,显示黑线。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页。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页。局限性:其他部位标本效果尚未明确(míngquè),不能区分活性与非活性衣原体,不能区分携带者与感染者。取材不当抗原含量低,出现假阴性。必要时持续有症状者进行细胞培养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页。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