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chánɡyònɡ)止血包扎方法奉节县人民n)(rénmí医院神经内科颜继琼第一页,共二十二页。院前急救总的任务:是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zhěnzhì)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第二页,共二十二页。院前急救的原则:1、先救治后运送2、先重伤后轻伤3、急救与呼救并重4、先排险后施救5、救治、监护(jiānhù)与转运的一致性第三页,共二十二页。院前急救的原则:6、先复苏后固定7、先止血后包扎8、争分夺秒(zhēngfēnduómiǎo),就地取材9、保留并低温保存离断的肢体或器官。第四页,共二十二页。现场伤员的分类第一急救区红色:伤情严重,危及生命者(fēnlèi)与标记:第二急救区黄色:严重,但无危及生命者第三急救区绿色:受轻伤者,可以自己行走第四急救区黑色:死亡伤病员第五页,共二十二页。指压动脉(dòngmài)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带止血法第六页,共二十二页。用一定的力量将动脉压在骨骼的浅面,压扁血管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减少出血,不能完全止血,只能短时间控制大出血,应尽快(jǐnkuài)改用其他方法。第七页,共二十二页。常用(chánɡyònɡ)压迫点:面动脉、枕后动脉、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第八页,共二十二页。抬高受伤部位;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直接压迫5(yāpò)分钟;继续出血,在敷料上再加敷料,不要除去最初的敷料。第九页,共二十二页。一般用于控制四肢出血,但损伤大、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止血带压迫静脉(jìngmài)血管,有时会使得出血增多,肢体肿胀,不常规使用,只作为控(zh制ǐxuè);(zhǐxuè)第十页,共二十二页。扎止血带部位:一般在出血部位的近端,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范围;上臂的中下1/3处忌扎止血带,以免损伤桡神经;(zhǐxuè)(zhǐxuè)前臂、小腿不宜上止血带,因为(yīnwèi)有两根骨头,使血液阻断不全。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常用的止血(zhǐxuè)带止血(zhǐxuè)法: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卡式止血带止血法(zhǐxuè)(zhǐxuè)三角巾止血带止血法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用毛巾或纱布加以衬垫,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夹住止血带一端,右手将止血带另一端绕伤肢两圈,再用左手食指、中指夹住止血带拉出,形成一个v字形的方法。当出血(chūxiě)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就达到止血目的,最(zhǐx后uè)将时间标签(z放hǐxu在è)身体的明显部位,写上上止血带时间和放松时间。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注意事项:选择有弹性的胶管或布条,不可用非弹性的绳索和电线;避免直接勒扎皮肤,应加衬垫;松紧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应将伤肢抬高2—3分钟;上止血带之前(zhīqián)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注意事项:连续(liánxù)使用60分钟应放松一次,每次2—3分钟;在伤员身体明显处标明扎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时间,并向接诊医生交待;需要断肢再植者不宜扎止血带,如有动脉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病等,慎用止血带。(zhǐxuè)(zhǐxuè)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绷带包扎法三角巾的头部帽式包扎法开放性气胸包扎方法(bāozā)(chánɡyònɡ)腹部脏器脱出的包扎方法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绷带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适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多用于四肢包扎.zhōu),再螺旋形向上缠绕,每绕一周重叠1/3—1/2.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后,先用绷带在伤肢远端缠绕两周(liǎnɡ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三角巾的头部帽式包扎法适用于头皮外伤和出血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shāngkǒu),再将三角巾底边折一下,从双耳上方向后方延伸,将两侧底边在枕骨下面交叉,再回到前额打一个平结,再将三角巾顶角收紧折入即可。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开放性气胸包扎方法先用大块(dàkuài)无菌纱布或棉垫在深呼气末封闭伤口,再用三角巾加压包扎。(jíjiù)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腹部脏器脱出(tuōchū)的包扎方法腹部脏器脱出后不要还纳,用生理盐水浸湿无菌敷料,覆盖在内脏表面,再用无菌治疗碗盖在内脏上面,最后用三角巾将碗包扎固定。包扎完成后将患者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