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初级(chūjí)创伤救治(PTC)2015年第一页,共四十二页。简介中国初级创伤救治(简介PTC)培训项目是世界初级创伤救治委员会(PTCF)与卫生部医院管理(guǎnlǐ)研究所共同合作,在中国开展的国际培训项目。该培训项目自1996年开始运行,目前已在全球44个国家开展,(PTC)项目是公益性质的培训,创伤的发展是超越国界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年轻人发生交通意外和工伤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早期有效的治疗可减少这种创伤的致残和死亡率。第二页,共四十二页。本教程旨在提供(tígōng)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以便对那些需要快速诊断、复苏和稳定的创伤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及治疗,并集中介绍如何对某些危及生命的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讲座和实践技能培训使学员掌握一套创伤管理常规措施,重点介绍仅具基本设备时的基础创伤救治。第三页,共四十二页。目标1.熟悉创伤管理的特点2.快速准确地评估(pínɡɡū)创伤患者的病情3.能复苏和稳定创伤患者4.掌握如何在基层医院组织初步的创伤救治第四页,共四十二页。创伤(chuāngshāng)救治的概况创伤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生率有增高(zēnggāo)的趋势。公路交通及运输工具的发展导致创伤发生率和死亡率迅速增加,并使许多基层医院不得不面对交通及其它灾难性事故所导致的越来越多的受害者。严重的烧伤在城乡地区也很常见。第五页,共四十二页。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许多差别,设立(shèlì)一个专业性初级创伤救治课程十分有益。受伤者需经过长距离运输才能到达医院;受伤者接受救治的时间;发展中国家缺乏先进的技术仪器和设备;缺乏高素质的医务人员。第六页,共四十二页。目前,创伤预防仍是最安全和最廉价的创伤管理办法。当然这取决于当地(dāngdì)的实际情况如:文化背景人力政治背景卫生经费业务培训第七页,共四十二页。创伤(chuāngshāng)救治的步骤创伤救治的基本步骤包括:A气道;B呼吸;C循环;D神经(shénjīng)损伤程度评估;E全身检查初检2-5分钟第八页,共四十二页。气道管理(guǎnlǐ)评估气道。伤者能否(nénɡfǒu)说话,呼吸是否费力?如存在呼吸道梗阻,应考虑如下步骤:提下颏/托下颌方法:将双手手指放在下颌骨的下面,轻轻上抬使下颌前移。注意颈部不过度后仰。清除异物或分泌物放置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自舌背向口中插入口咽通气道,先向上,碰腭骨,旋转180°再向下推入即可。鼻咽通气道润滑后,自鼻孔插入,放入口咽腔后。第九页,共四十二页。•气管内插管,保持颈部(jǐnɡbù)在中线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不需面罩和通气道,即可有效(yǒuxiào)供氧便于控制呼吸,防止CO2蓄积如果插管不成功,应在30秒内继续维持病人的通气。切记:病人会因缺氧死亡,但决不会死于没有气管内导管。环甲膜切开术适用于插管失败和通气困难的患者。触诊可触及环甲膜;在环甲膜部位切开皮肤;使用血管钳扩大切口,插入4-6号气管内导管或小号气管套管。第十页,共四十二页。首要工作是建立和保持气道的开放与患者交谈患者语言清晰,说明气道通畅。意识不清患者多需要气道和通气支持。如考虑存在头颈部或胸部的损伤,在气管插管时应注意保护(bǎohù)颈椎。意识不清的患者发生气道梗阻的最常见原因是舌后坠。第十一页,共四十二页。充分(chōngfèn)供氧(如果有条件,采用简易呼吸器或面罩给氧)气道评估(pínɡɡū)气道梗阻的症状包括:打鼾或咕噜声喘鸣或呼吸音异常焦虑不安(低氧时)呼吸费力或反常呼吸发绀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考虑(kǎolǜ)进一步的气道管理的必要性为确保气道的通畅需作进一步气道管理的指征包括:气道梗阻无法解除颈部穿透伤并伴有不断(bùduàn)增大的血肿窒息低氧严重颅脑损伤胸部损伤颌面部损伤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呼吸(hūxī)管理呼吸管理时应再次评估气道是否通畅、呼吸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考虑如下步骤:张力性气胸和血胸的引流减压关闭(guānbì)开放性胸外伤人工辅助通气第十四页,共四十二页。次要步骤是进行充分(ch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