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井钻井(zuànjǐnɡ)完井质量的试井评价庄惠农第一页,共七十九页。完井质量评价(píngjià)是油气藏工程的重要内容第二页,共七十九页。试井分析是钻井(zuànjǐnɡ)完井质量现场评价的主要方法•油气层在钻井完井后,是否受到损害以及损害程度如何,最终都要通过现场评价来确认•强化措施后的效果评价,主要通过试井资料来提供定量认识•试井可以提供井和储层的表皮系数、压裂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裂缝表皮系数等等标志损害及改善的参数•试井还可以分析储层的物性参数及产能•测井法只能(zhīnénɡ)显示泥浆浸入程度,不能确定地层是否受到损害第三页,共七十九页。市场运作条件下的完井质量(zhìliàng)评价●业主、服务方、咨询公司之间的制约关系●在国外试井方法提供的完井质量指标,是评价服务公司服务质量的客观依据●正确应用(yìngyòng)试井分析提供的完井质量指标,可以优化工艺措施,节省大量的施工费用第四页,共七十九页。实验室损害(sǔnhài)评价的作用•通过岩心室内分析,找出造成(zàochénɡ)油气层损害的原因•筛选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对已造成损害的油气层,找出补救方法第五页,共七十九页。试井法评价油气层损害(sǔnhài)技术的发展•30年代仅凭油气井产量本身的高低(gāodī)来认定井的质量•50年代,艾·范弗丁根和赫斯特提出了“表皮带”的概念•表皮带形成一个附加压降ΔpspsSqB2Kh•式中的S值和Δps值,可以通过不稳定试井分析求得•目前又发展了针对双重介质地层、压裂地层及气层的评价方法第六页,共七十九页。表皮(biǎopí)带附加压降示意图井筒pr表皮区油井未受污染(wūrǎn)的rw1压降曲线ΔpS井筒附近受到rw2污染(降wū曲rǎ线n)的压井筒附近经过改善的压降曲线rw第七页,共七十九页。形成表皮(biǎopí)带的原因•固体颗粒的侵入•钻井完井工作液进入地层造成黏土膨胀(péngzhàng)堵塞地层•低渗气层的水锁•酸敏、碱敏形成结垢•高速气流在井底附近形成湍流•射孔不完善或部分打开形成的拟表皮•凝析油或溶解气在井底的聚集降低相渗透率第八页,共七十九页。表皮系数S决定着不稳定试井曲线(qūxiàn)的形状特征•阿格厄尔的图版(túbǎn)曲线以表皮系数S和井储系数C为参变量•格林加登和包迪特的图版曲线,以参变量CDe2S为参变量,S在指数位置,是主要的影响参数第九页,共七十九页。阿格厄尔(Agarwal)图版(túbǎn)曲线示意图第十页,共七十九页。格林加登(Grengarten)图版(túbǎn)曲线示意图CDe2S第十一页,共七十九页。包迪特(Bourdet)导数图版(túbǎn)曲线示意图CDe2S=1060第十二页,共七十九页。均质地(zhìdì)层压降试井无因次单对数图CDe2S=1030102010151010106第十三页,共七十九页。现代(xiàndài)试井分析•用高精度的井下压力计录取压力数据压力计精度:0.02%FS,分辨率:0.00007MPa•以图版法为中心的一整套资料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类地层(dìcéng)条件的双对数图版,常规分析,特殊分析•使用先进的试井解释软件人机对话,自动拟合,数值试井,压力历史拟合检验第十四页,共七十九页。钻井完井造成的损害可以(kěyǐ)用表皮系数S加以评价•钻开油气层时形成的损害:钻井液与储层不配伍(pèiwǔ),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泥浆浸泡时间过长,快速起下钻及钻具刮削井壁等•固井时水泥浆滤失•射孔不完善第十五页,共七十九页。强化措施改造(gǎizào)的评价•酸化施工改造后的地层,一般仍可用表皮S值评价。•大型(dàxíng)酸压对灰质裂缝性地层的改造,则有可能形成一定范围的措施改造带。除S值评价外,还要分析储层参数的变化。•小型压裂造缝短时,仍可用S值评价。•大型加砂压裂,压出裂缝长度近百米,作为井的表皮系数S值,可达到–5以上。除用S值评价压裂效果外,还须通过裂缝半长Xf和裂缝导流能力FCD对压裂效果加以描述。•压裂造缝,会形成裂缝表皮Sf第十六页,共七十九页。采油、采气和注水过程(guòchéng)中对地层的损害,一般不能单独用表皮系数S加以评价•采油时地层脱气•采气时地层深部产生反凝析•注水的油层,可能由于水敏,使储层内部的粘土膨胀,或使固体颗粒在储层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