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传出神经(chuánchū-shénjīng)系统药理概论1第一页,共四十六页。神经系统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催眠药等(shénjīngxìtǒng)中枢神经(zhōngshūshénjīng)中枢兴奋药:咖啡因等传入神经:局麻药周围神经(zhōuwéishénjīng)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系统药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传出神经效应经器传出药物局麻药交感副交感运动神经2第二页,共四十六页。(mùdì)目的要求:•掌握(zhǎngwò)传出神经受体及其生理效应,•掌握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3第三页,共四十六页。第一节传出神经(chuánchū-shénjīng)系统的递质及受体4第四页,共四十六页。感应器效应器入神经(chuánrù-shénjīng)CNS传出神经(chuánchū-shénjīng)5第五页,共四十六页。传运动神经(yùndòngshénjīng)出神交感神经(jiāogǎn-shénjīng)经植物神经(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chuánchū-6shénjīn第六页,共四十六页。g)交感神经纤维(xiānwéi)与副交感神经区别节后纤维(xiānwéi)节前纤维(xiānwéi)腺体内脏平滑肌7第七页,共四十六页。10第十页,共四十六页。一、传出神经系统(xìtǒng)的递质及分类•(一)传出神经的递质•1、定义:当神经冲动达到神经末梢时,在突触部位从神经末梢释放出的化学(huàxué)传递物质,称为递质11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去甲(qùjiǎ)肾上腺素•(NA)••传出神经(chuánchū-shénjīng)系统递质乙酰胆碱(Ach)12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2、突触:•定义:上一级神经元与次一级神经以及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jiànxì):•突触后膜:•运动终板:运动神经与骨骼肌的接头,实质上也是突触结构。13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突触的结构(jiégòu)•前膜•间隙(jiànxì)•后膜•囊泡(含递质)14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3、递质的合成(héchéng)、贮存、释放与消除16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乙酰胆碱(Ach)去甲(qùjiǎ)肾上腺素(NA)(1)合成(1)合成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细胞胆碱能神经末梢(shénjīnɡxìbāo)体内合成乙酰辅酶(fǔA+méi)胆碱酪氨酸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脱羧酶多巴多巴胺CHATAch多巴胺β羟化酶NA17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乙酰胆碱(Ach)去甲(qùjiǎ)肾上腺素(NA)•(2)贮存:+囊泡蛋白+ATP存在于囊泡内•(3)释放(shìfàng):胞裂外排——当神经冲动传到末梢时,产生去极化,Ca2+内流,靠近突触前膜的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囊泡破坏,乙酰胆碱或NA释放出来。18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乙酰胆碱(Ach)去甲(qùjiǎ)肾上腺素(NA)(4)消除(4)消除(xiāochú)重摄取AchAchE摄取1:神经(shénjīng)组织——胺泵——主动转运(70-95%)。胆碱+乙酸摄取2:非神经组织——COMT(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MAO破坏——VMA——排出体外。19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二)传出神经(chuánchū-shénjīng)分类•根据(gēnjù)其所释放的递质的不同:•胆碱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21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1)胆碱能神经:能合成(héchéng)和释放乙酰胆碱(Ach)(1)全部的交感和副交感的节前纤维(2)运动神经;(3)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4)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22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2、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能合成和释放NA(shìfàng)几乎全部的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23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24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多巴胺能神经(肾)嘌呤(piàolìng)能神经(肠)肽能神经(结肠)25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二、传出神经(chuánchū-shénjīng)系统的受体及效应26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一)胆碱受体: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受体):对毒蕈碱(Muscarine)敏感(mǐngǎn)烟碱型胆碱受体:对烟碱(Nicotine)敏感,27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六页。(二)肾上腺素受体:α受体:分布广泛α1受体:α2受体:β受体:β1受体:位于(wèiyú)心脏;β2受体:位于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β3受体:脂肪细胞。28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六页。(三)多巴胺受体:能与多巴胺特异性结合——D受体中枢D受体外周D受体D1受体——肾血管(xuèguǎn)平滑肌;D2受体——突触前膜和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