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严重(yánzhòng)急性呼吸综合征(第一页,共六十二页。SARS)。临床上以发热、乏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是其重要特征。重症病例表现明显(míngxiǎn)的呼吸困难,并可迅速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第二页,共六十二页。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发病例数为8422例,依据报告病例计算的平均病死率达到了9.3%。(我国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累计治愈出辽率4959例,死亡349例,病死率6.55%)。目前尚无有效第三页,共六十二页。(yǒuxiào)的疫苗或药物预防方法。一、病原体2003年4月16日WHO在日内瓦宣布经全球10个国家12个顶级实验室联合攻关,发现了引起本次(běncì)SARS的病原体为新型的冠状病毒(SARS-COV)。经典冠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第四页,共六十二页。该病毒包括三个群,第一、二群主要为哺乳动物(bǔrǔdòngwù)冠状病毒,第三群主要为禽类冠状病毒。人类20%的普通感冒由冠状病毒引起。冠状病毒也是成人慢性气管炎急性加重的重要病因之一。第五页,共六十二页。作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SARS-COV可被归为第四群。该病毒对温度敏感,随温度升高抵抗力下降,37℃可存活(cún4huó)天,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灭活病毒。紫外线照射60分钟可杀死病毒。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75%乙醇作用5分钟可使病毒失去活力,含氯消毒剂5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第六页,共六十二页。二、流行过程SARS是一种新的急性传染病,国家卫生部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只有三个环节同时存在,才能形成(xíngchéng)流行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染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其流第七页,共六十二页。行过程即告终止。⒈传染源:现有资料表明,SARS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极少数患者在刚出现(chūxiàn)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传染性随病程而逐渐增强,在发病的第二周最具传播力。通常认为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较强,特别是持续高热,频繁咳嗽,出现(chūxiàn)ARDS时传染性较强。退热后传染性迅速下降,尚未出现(chūxiàn)潜伏期患者以及治愈出院者有传染他人的证据,也未发现隐性感染者的传染性。症状不典型的轻型患者不是重第八要页,共六十二的页。传染源。并非所有患者都有同等传播效力,有的患者可造成多人甚至几十人感染(超级传播现象,如广州周某,连续传播数代病人,共92人,其中医务人员67人),但有的患者却未传播一人。老年人以及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疾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肿瘤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不但较其他人容易感染SARS,而且感染后更容易成为超级传播者。造成超级传播的机制还不清楚,但肯定与所接触的人群对该病缺乏起码的认识及防护不当有关,超级传播者第九页,共六十二页。的病原是否(shìfǒu)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征尚不清楚。⒉传播(chuánbō)途径⑴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即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吸入患者咳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飞沫,是SARS经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是SARS传播紧重要(zhòngyào)的途径。第十页,共六十二页。⑵气溶胶传播是空气传播的另一种,易感者可以在未与SARS患者见面的情况(qíngkuàng)下,有可能因为吸了了悬浮在空气中含有SARS-COV的气溶胶所感染。第十一页,共六十二页。⑶接触传播:直接(zhíjiē)或间接接触了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经口鼻粘膜、眼结膜而传播。SARS病毒可能经过结膜而传播。SARS病毒可能经过结膜传播是其传播方式之一。第十二页,共六十二页。⑷尚无经过血液(xuèyè)途径、性途径和垂直传播的流行病学证据,但在预防中均不可以掉以轻心。尚无证据表明苍蝇、蚊子、蟑螂等媒介昆虫可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