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jiědú)道医玄机——德道子第一页,共五十八页。天路:道号:德道子道家太上法门第25代弟子陕西电视台《黄帝内经》演讲嘉宾中华道医文化高级研究员德道子简介家传中医、师承道医肤道养生公司高级讲师歧黄医药公司首席(shǒuxí)讲师中华德慧智经典教育公司讲师擅长道医、中医望诊、治疗。对多种慢性病、疑难杂症、有独道的治疗方法,效果惊人!第二页,共五十八页。中医(zhōngyī)的根什么?第三页,共五十八页。你不知道(zhīdào)的秘密中医并不是中华医道的全部(quánbù)。现在的中医严格上说只是汉医。中医应该包含中华全医道医学,包括:汉医(中医、世医)、苗医、蒙医、藏医、禅医、道医……中医之根在于道!第四页,共五十八页。中医(zhōngyī)讲“天人合一”揭示了什么?第五页,共五十八页。天人合一揭示(jiēshì):道家太上老君(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人天第六页,共五十八页。医、道同源(tónɡyuán)道医与世医(shìyī)(道家将国医或中医称之为世医(shìyī))都是同源共脉,都源自于自然大道。古有:“岐黄源于道”之说。道医起源于最初伏羲黄老学说中所提及的守一法之中,在2500年前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其代表作以现存的《黄帝内经》最具有代表性。第七页,共五十八页。道医起源(qǐyuán)“岐黄源于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yīnyánɡ),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第八页,共五十八页。“下医医病”属于“贤人”内修层次和同时(tóngshí)掌握医术的人“中医医人”则是“圣人”修为水平和内证层次的能力范畴。“上医医国”则是“至人”和“真人”修养水平和内证层次者的能力所在。第九页,共五十八页。神西中道医层次不同西医只治形体(只养“精”的层次)中医可治气血(qìxuè)(为养“精、气”的层次)道医养性命(是“精、气、神全真层次)“知精者可为常医,识炁者可为良医(liánɡyī),达神者则为神医。第十页,共五十八页。道家认为:1、我们身体包括:性、命两个系统(即阴阳系统,也叫“藏象系统”和“解剖生理系统”。2、通过对五德、阴阳、藏象、经络、医药系统对身体性、命两系统的调节;扶正去邪修正身体内外的阴阳平衡;3、肉体(身)、精神(心)、意识(意)达到统一的整体模式(现代科学证明人体由物质、能量、信息组成。)4、通过对星象、自然、宇宙、人身(内身国)等系统的调节使我们达到“天人合一相应”(xiāngyīng)的整体和谐之中。道家养生以精满、气足、神旺喻为“三全境界”第十一页,共五十八页。人生病(shēngbìng)的模式:道家总结:人身体生病可以分为三类:1、鬼神之病;2、因果(yīnguǒ)之病;3、内外因之病(蛊症)。第十二页,共五十八页。人生病(shēngbìng)原因:1、五邪六气(外因)2、血气(内因)3、情志(本因)↓↓↓七情六欲(qīqíngliùyù)五运六气免疫力下降阴阳神不主性命↓↓↓→→→五德缺失体内阴阳失调脏腑机能下降症与病第十三页,共五十八页。西医(xīyī)诊断用机器(检查已病)中医使用“四诊”(检查未病)道医只用“望炁观光”(检查平衡)解读(jiědú)道医第十四页,共五十八页。道医诊断系统除了中医(zhōngyī)的“四诊”外更重要的是“玄缘望炁观光”。第十五页,共五十八页。望诊,分为(fēn“wéi)眼望”和“心观慧察”两大层次。解读(jiědú)道医第十六页,共五十八页。让新鲜血液流经病灶(bìngzào)带来神奇的康复力量道医望炁观光(guāngguāng)第十七页,共五十八页。1、剑指掌眼2、慧眼(huìyǎn)观光3、心观遥感4、天人合一解读(jiědú)道医第十八页,共五十八页。解读(jiědú)道医第十九页,共五十八页。第二十页,共五十八页。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八页。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八页。第二十三页,共五十八页。第二十四页,共五十八页。红赤紫色,属火,它又分为阳丙火之气色与阴丁火之气色两类,是心之苗。、虚荣爱美、记恨憎人。阴火性人(心)(失礼德)(红)天数为:2。际遇:受苦。(zhēngshèng)对人态度:常恨人。为人缺点:性情急躁、无理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