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gǔzhé)与创伤的急救——简述创伤(chuāngshāng)院前急救骨二科李艳琴第一页,共二十一页。创伤指各种物理,生物,化学因子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性破坏(pòhuài),一般是外界机械性物质接触人体所造成。随着现代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的迅速发展,严重创伤发生率日益增多,多发伤的比例也明显上升。第二页,共二十一页。·创伤现场急救是指对伤员在医院前的紧急救护。目的是使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包括在受伤现场的救护及保健站、急救站的救护。分为:自救、互救和医务人员的初次(chūcì)救护三类。3第三页,共二十一页。创伤性炎症源于组织断裂.胶原纤维暴露和细胞破坏;临床局部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炎症对组织修复起有利作用,但作用过于强烈或广泛对机体又有不利影响.神经(shénjīng)内分泌系统的反应创伤刺激,失血,失液,精神紧张等,可引起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变化,特别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以及肾素-醛固酮的变化,进而影响全身其他器官功能改变.代谢变化创伤后体液,体内能源,蛋白质,电解质等都有相应改变.免疫功能变化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变化.第四页,共二十一页。•开放性创伤包括(bāokuò):擦伤、撕裂伤、刺伤、切伤、砍伤、火器伤等;闭合性创伤包括:挫伤、挤压伤、扭伤、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骨折、闭合性内部组织(zǔzhī)器官损伤等。第五页,共二十一页。询问病史向伤者和了解情况者详细询问致伤原因,作用部位,(bùwèi)受伤姿势(如对冲伤等)。伤后出现症状及演变过程(如颅脑损伤曾有中间清醒期),经过处理及时间(如止血带应计算使用时间),既往病史与损伤相关的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等)。为此应详细了解创伤史确定其部位,性质,程度,全身改变以及并发症。第六页,共二十一页。首先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尤应注意有无窒息,休克表现(biǎoxiàn)。情况危重者,立即搬到安全地带现场抢救。详细检查伤处,依据伤势及体征初步判定有无复合伤(如腹部应检查触痛,腹肌紧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肝浊音区及肠鸣。第七页,共二十一页。开放性性损伤应认真查看伤口或创面,注意形状(xíngzhuàn),出血,污染,渗出物及伤道位置等情况。辅助检查选择必要项目,减轻病原痛苦,避免时间,人力物力浪费。勿失抢救时机。第八页,共二十一页。危重情况,立即抢救,争取时间,生命第一,镇定有序。检查方法简捷(jiǎnjié),动作谨慎轻巧,防止再损伤及医源性损伤。重视症状明显的部位,同时查找隐蔽损伤,不可忽视沉默伤员。伤情复杂,一时难以诊断者应在对症处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第九页,共二十一页。通气畅通呼吸道止血保持循环稳定包扎创面清洁及保护固定(gùdìng)转运避免再损伤(jíj,iù)缓解疼痛提供更好的治疗第十页,共二十一页。锐器刺伤刺伤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可将锐器拔出。应将纱布绷带等将锐器四周固定后包扎好后送医院急救。如在现场将锐器拔出将导致出血不止(bùzhǐ)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颅脑损伤禁止冲洗和填塞脑脊液流出道,应将其侧向一边,任其流出,并不断用干净的干的消毒棉花(miánhua)或纱布将血液和脑脊液揩干净。颈部伤不能用绷带缠绕颈项,如合并颈椎骨折的应用颈椎外国定架固定或与身体保持一致的协调性滚动式翻身侧卧定(以利于畅通气道)。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胸部伤应注意有无(yǒuwú)开放性气胸。如有开放性气胸急救时应将伤口封住使其不再漏气。可用一张大的塑料纸压住伤口,再用一个大的裹伤包或两个急救包紧紧包扎,外面加用宽绷带缠绕。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腹部损伤有肠管和大网膜脱出,包扎时不可还纳,以免造成污染和再次损伤,也不利于观察内脏血运情况。四肢损伤如有骨折,在运送(yùnsònɡ)之前应用木板,树枝,木棍或肢体(如上肢骨折可固定于躯干,左腿骨折可于右腿固定)妥善固定后转运。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脊柱伤伤员应先使双下肢伸直(shēnzhí),双上肢伸直(shēnzhí)放两旁。把硬木板、门板垫在担架上,再将伤员平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