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chuāngshāng)与烧伤的处理整形(zhěngxíng)烧伤科金升元第一页,共五十四页。laser9·11事件(shìjiàn)-遇难者总数高达2996人第二页,共五十四页。天津港“8·12”爆炸事故(shìgù)—遇难者总数高达165人第三页,共五十四页。第四页,共五十四页。第五页,共五十四页。创伤(chuāngshāng)机械性致伤因素(yīnsù)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第六页,共五十四页。创伤(chuāngshāng)分类机械性(锐器或钝器)致伤原因物理(wùlǐ)性(热、冷、核放射)化学性(强酸、强碱)生物性(毒素)受伤部位、组织器官(qìguān)伤后皮肤是否完整闭合性开放性伤情轻重第七页,共五十四页。治疗原则•修复损伤组织器官、恢复生理功能•防治并发症•抢救(qiǎngjiù)生命:优先急救第八页,共五十四页。急救(jíjiù)•呼吸与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窒息—呼吸通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大出血—止血•休克—输血、输液•内脏脱出(tuōchū)—覆盖、包扎•骨折、脱位—复位、固定第九页,共五十四页。创伤的组织修复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炎症(yánzhèng)反应•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伤口收缩与瘢痕形成互相交叉重叠,处理得当,第三阶段可减少第十页,共五十四页。烧伤(shāoshāng)的处理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烧伤深度估计三度(sāndù)烧伤一度(yīdù)烧伤二度烧伤(shāoshāng)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烧伤深度(shēndù)估计一度(yīdù)烧伤二度烧伤(shāoshāng)三度烧伤第十三页,共五十四页。人体(réntǐ)表面积估计(九分法)部位体表面积%分部位体表面积(%)头颈3双上肢9×1头部3成年9×2面部3女性躯干颈部5(2.5×2)双手6(3×2)(nǚxìng)双前臂7(3.5×2)双上臂的臀13部和9×3躯干前13双足躯干后1各占会阴6%双下肢9×5+1双足7(3.5×2)双小腿13(6.5×2)双大腿21(10.5×2)双臀部5(2.5×2)第十四页,共五十四页。人体(réntǐ)表面积估计头颈(tóujǐng)部9%双上肢(shàngzhī)18%躯干部26%会阴部1%双下肢46%第十五页,共五十四页。烧伤严重(yánzhòng)程度的分类•估计烧伤严重程度,以此作为设计治疗方案参考:轻度烧伤:总面积9%以下的Ⅱ度烧伤;中度烧伤:总面积10~29%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面积10%以下;重度烧伤:总面积30~49%Ⅱ度烧伤,或Ⅲ度面积10~19%;或总面积不足30(bùzú)%,但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复合伤、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Ⅱ度烧伤,Ⅲ度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第十六页,共五十四页。吸入性损伤((sǔnshāng)呼吸道烧伤)吸入性损伤的诊断标准:•燃烧现场相对封闭;•呼吸道损伤症状;•口鼻周围、面颈部有深度烧伤,甚至鼻毛(bímáo)烧焦等;•支气管镜可发现气道损伤、吸入有害燃烧的粉尘;第十七页,共五十四页。临床(línchuánɡ)过程与病生四期时间病生特点临床特征体液(tǐyè)渗出期48h内细小血管通透性↑休克(休克期)低血容量急性感染期3-10天屏障↓免疫↓感染抵抗力↓易感性↑(全身性)创面修复期1天-1月创面愈合过程瘢痕左右(肉芽形成、上皮化)康复期愈合-数年第十八页,共五十四页。烧伤(shāoshāng)的急救急救原则:迅速移除致伤原因,使伤员脱离现场,并及时(jíshí)给予适当的治疗和作好转送前的准备工作。第十九页,共五十四页。烧伤休克(xiūkè)的治疗•补多少•补什么(shénme)•怎么补20第二十页,共五十四页。治疗(zhìliáo)液体治疗是防治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早期补液方案(fāngàn):补液量=烧伤面积(IIO、IIIO)×体重×1.5毫升(小儿2.0)第二十一页,共五十四页。烧伤(shāoshāng)休克补液(补多少、补什么)第一个24小时内第二个24小时每1%面积、成人儿童婴儿内公斤体重补1.5ml1.8ml2.0ml第一个液量(额外24小时丢失)的1/2晶体液:胶体中、重度2:1同左液(补什特重1:1么)同左基础需水量200060-80100ml22mlml/kg第二十二页,共五十四页。/kg(5%葡萄糖)烧伤输液原则(shūyè)(怎么补)•1、先快后慢(第一个八小时输入脱水量的1/2和生理需要量的1/3,剩余液体后16小时(xiǎoshí)输入)•2、先晶后胶再水、交替进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