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春秋季学校传染病.ppt

学校的传染病流行特点(1)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幼儿的生理特点:免疫功能不够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侵袭的能力较成人弱,易感性高,容易发病。又因互相密切接触,集聚在一起生活、学习,一旦有了病人(bìngrén),便使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具备基本条件,而成为高发人群,使传染病得以传播。1第一页,共七十七页。学校(xuéxiào)的传染病流行特点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2)场所:幼儿每天从各自的家庭汇聚到学校,若被带进学校的传染病,在幼儿相互接触传播过程中,使更多的易感者传染,再分散到各自的家庭或社会各类人群中,不仅造成园内发生流行,同时也扩大(kuòdà)了社会上的流行范围。2第二页,共七十七页。学校的传染病流行特点(3)学校易成为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场所。因学校中易感人群集中,传染病又容易进入学校。如: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唱歌、读书和说话等,使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随呼吸而感染,如果学生的易感性很高时,就可以引起爆发、流行;肠道传染病的学校中流行,主要是由于学校卫生设施差,通过水源(shuǐyuán)、厕所及学生的脏手互相接触传播。3第三页,共七十七页。学校的传染病流行(liúxíng)特点(4)学校的传染病发生有季节性的特点。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节以肠道传染病为高发时期。另外,因寒暑假中,幼儿走亲访友、外出旅游,接触社会人群增多等,当感染了传染病后,开学时可带入学校,并引起校内同学之间传染和流行。4第四页,共七十七页。传染病流行环节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及流行有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不会(bùhuì)引起传播及流行,这三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5第五页,共七十七页。学校(xuéxiào)常见传呼吸道传染染病病: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结核(jiéhé)等。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甲肝、手足口病等。6第六页,共七十七页。ě麻疹(mázhn)第七页,共七十七页。麻疹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línchuánɡ)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8第八页,共七十七页。麻疹病原学人是唯一宿主,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鼻、咽和气管的分泌物中)。病毒在外界抵抗力:室温下仅能存活(cún2huó)~3小时,如开窗通风半小时病毒即可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阳光、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都能杀灭它。9第九页,共七十七页。麻疹流行病学(liúxínɡbìnɡxué)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从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讲话直接传播)。人群易感性:未患过麻疹或未经疫苗免疫者都易感染(显性感染90%);病后免疫力持久;6个月内婴儿因有母传抗体而不易感染发病;外来流动儿童/成人麻疹多见。10第十页,共七十七页。麻疹(mázhě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麻疹及非典型麻疹,其表现有不同(潜伏期约为10天左右)典型麻疹:分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3期3期,若无并发症,病程约10~14天。前驱期: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打喷嚏、流泪、眼睛发红、怕光、眼分泌物多等),可伴有厌食、恶心、呕吐(ǒutù)与腹泻等症状。病后2~3天时,口腔粘膜斑(科氏斑)。11第十一页,共七十七页。典型(diǎnxíng)麻疹照片12第十二页,共七十七页。麻疹(mázhěn)临床表现出疹期:高热,可伴嗜睡、谵妄和抽搐。发病(fābìng)第4天左右出疹。出疹顺序:先耳后、发根,逐渐发展到颜面、躯干和四肢,最后到手、足心。皮疹特点:充血性(手压退色)斑疹和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大约2~5天皮疹出齐,疹多可融和成片。恢复期:热退,症状减轻,按出疹的顺序皮疹消退,可出现小的脱屑,皮疹色泽变暗短期留下褐色的色素斑。13第十三页,共七十七页。麻疹(mázhěn)临床表现非典型麻疹临床表现轻型麻疹:见于1岁以内婴儿(母传抗体尚未完全退)、曾接种麻疹疫苗者往往表现为轻型。重型麻疹:病毒毒力较强或机体抵抗力低,或因严重细菌感染所致。可表现为中毒性、休克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学资料大全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学资料大全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