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翼城县人民医院(yīyuàn)感染内科郭龙江第一页,共九十一页。•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波浪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yǐnqǐ)的,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第二页,共九十一页。一、病原学•二、流行病学•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六、诊断与鉴别(jiànbié)诊断•七、预后•八、治疗•九、疗效判定•十、预防••十一、疫情报告第三页,共九十一页。布氏杆菌病第四页,共九十一页。布氏杆菌病病原学布氏杆菌是一组球杆状的革兰阴性菌,没有(méiyǒu)鞭毛,不形成芽胞或荚膜。电镜下可见三层外膜:(LPS)外层为脂多醣与布氏杆菌的毒力有关中层(zhōngcéng)外膜蛋(yǒuguān)白(OMP)内层细胞质膜第五页,共九十一页。布氏杆菌病病原学电镜下的布氏杆菌光镜下的布氏杆菌第六页,共九十一页。布氏杆菌病病原学布氏菌属按储存宿主不同可分为6个种:羊种菌、牛种菌、猪种菌、犬种菌、绵羊附睾种菌及沙林鼠种菌。本菌属分型对临床(línchuánɡ)和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羊种菌致病力最强,感染后临床症状重。第七页,共九十一页。布鲁氏菌(bùlǔshìjūn)属属种型最适宿主羊种布鲁氏菌(B.melitensis)1、2、3绵羊、山羊牛种布鲁氏菌(B.abortus)1、2、3各类牛、4布鲁氏菌属猪种布鲁氏菌(B.suis)5、6、7猪(Brucella、9野兔(欧洲))犬种布鲁氏菌(B.canis)1、3鹿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B.ovis)2野鼠沙林鼠种布鲁氏菌4犬(B.neotomae)51羊(主要是绵1羊)1沙林鼠第八页,共九十一页。贮存(zhùcún)宿主及传染源•各种传染源的意义1、羊:传染源(储存宿主、不同途径(tújìng))向外排菌、毒力不降低(1)对布氏菌都很敏感绵羊(miányáng)、山羊都对布氏菌易感,感染率可高达40%以上。(2)羊是羊种布氏菌的最适宿主。羊分离到布氏菌90%都是羊种布氏菌,其他有可能是猪、牛种布氏菌。(我国1981年统计从羊体检出1103株布氏菌,羊种菌占91.39%,牛种菌占8.07%、猪种菌、绵羊附睾种菌和未定种布氏菌各占0.18%。)第九页,共九十一页。贮存(zhùcún)宿主及传染源(3)数量多(4)羊种布氏菌致病力最强(5)多种途径向外排菌,毒力不降低,有的反而增高,甚至增强总之,羊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在羊布病疫区,人群(rénqún)感染率可高达42%,患病率高于7%,临床经过多重笃。我国统计从人体检出634株布氏菌,羊种菌占84.54%,未定种占13.09%,猪种菌占1.89%,牛种菌占0.47%。从总体看,病羊是我国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第十页,共九十一页。•贮存(zhùcún)宿主及传染源2、牛:(1)是牛种布氏菌的最适宿主。牛布病多由牛种布氏菌(包括多个生物型)侵犯。我国从牛检出249株布氏菌,牛种菌占61.85%,羊种菌占2.81%,猪种菌占0.40%,未定种占34.94%。(2)数量较多,跟人比较亲密。(3)毒力中上等(比羊种菌低,比犬种菌高)。(4)牛种菌侵犯牛以后,通过各种途径向外排菌,毒力不下降。总之(zǒngzhī),牛是人间布病的重要传染源。在牛布病疫区,人的感染率高达30—40%,但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人仅占0.3—0.5%,且症状轻微。从总体看,病牛主要在牛群中传播,但对人的致病意义小于羊。第十一页,共九十一页。贮存(zhùcún)宿主及传染源•3、猪:(1)是猪种布氏菌的最适宿主(1、3型)猪2型是从北欧野兔中分离到的;猪4型是从鹿中分离到的,猪5型是从野鼠中分离到的,这3种布氏菌在我国未分离到)(2)毒力大约与牛种菌接近(3)数量多,淘汰快,降低传染源意义(4)跟人关系不密切(5)各种途径向外排菌总之(zǒngzhī),虽然毒力和牛种菌相似,但猪对于人来说是次要传染源(但患上猪种布氏病症状,非常顽固,个人防护要更加注意)第十二页,共九十一页。贮存(zhùcún)宿主及传染源•4、犬:犬是最适宿主(sùzhǔ)(1)毒力偏低(2)数量多,跟人关系密切,但所幸毒力低(3)向外排菌.犬种布氏菌引起人布病于1966年发现,全世界正式报告人间布病不超过50例。犬种布氏菌不治疗也行总之,犬对于人来说不是重要传染源。第十三页,共九十一页。贮存(zhùcún)宿主及传染源•5、鹿:猪4型菌是鹿是分离到的,从在中国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