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的事故(shìgù)教训第一页,共八十三页。1、印度博帕尔事故(ɡōnɡsī)2、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6.2”闪爆事故3、中石油大连国际储运公司“7.16”爆炸、着火事故4、中石油辽阳石化“6.29爆”燃事故5、中石油大连石化“8.29火”灾事故。6、河北克尔化工“2.28”爆炸事-国故内近年死亡人数最多的生产企业事故。第二页,共八十三页。7、新泰联合化工“11、19”重大爆燃事故-检维修环节伤亡人数最多的事故(ɡōnɡsī)8、滨州市博兴县诚力供气公司“10.8事”故。9、青岛“11.22东”黄输油管道爆炸事故10、南通如皋双马化工粉尘爆炸事故11、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4.6爆”炸、着火事故12、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爆炸、火灾事故第三页,共八十三页。第四页,共八十三页。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造2.成5了万人直接致死,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现在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由于这次事件,世界各国化学集团改变了拒绝与社区通报的态度,亦加强了安全措施。这次事件也导致了许多环保人士以及民众,都强烈反对将化工厂设于邻近民居的地区。印度博帕尔灾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影响巨大。(jūmín)第五页,共八十三页。第六页,共八十三页。第七页,共八十三页。博帕尔农药厂是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45吨之多。1969年在印度博帕尔市建起来的,用于生产西维因、滴灭威等农药。制造这些农药的原料是一种叫做异氰酸甲酯(MIC)的剧毒气体。这种气体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正是用这种毒气杀害过大批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博帕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惊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成液态后,贮存在一个地下不锈钢储藏罐里,达(kōngqì)第八页,共八十三页。在事故发生的当天下午,维修人员尝试清洗工艺管道上的过滤器。在用水反向冲洗过滤器之前,正常的作业程序要求关闭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并在“隔离法兰”处安装盲板。在开始这些工作之前,维修人员需要申请并获得作业许可证。(zhèngcháng)然后,一系列问题出现了1、作业前,维修人员没有申请作业许可证;2、没有安装盲板以实现隔离MIC储罐;、由于腐蚀,储罐进料管上的阀门发生内部泄漏;4、放热反应,储罐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相关的温度和压力仪表未正常工作,控制室内的操作人员没有及时觉察到储罐工况的异常变化;第九页,共八十三页。7、事故前,储罐内MIC的实际温度约为15~20℃环(境温度);8、蒸气量超过洗涤器洗涤能力200倍;9、火炬系统正处于维修当中,没有燃烧。(qiánwǎng)10、12月3日凌晨00时15分,储罐内压力迅速升高,有人在工艺区内发现了泄漏出的MIC。于是,一名操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他听到储罐内发出隆隆声,并感受到来自储罐的辐射热,他立即尝试启动洗涤器,但没有成功。11、凌晨00时45分,储罐超压、安全阀起跳,随即大量MIC泄漏到周围环境中。在2h内,约25tMIC进入大气中,工厂下风向8km内的区域都暴露在泄漏的化学品中,短时间内造成周围居民大量伤亡。事故发生后,应急反应系统没有有效运转,当地医院不知道泄漏的是什么气体,对泄漏气体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急救措施也毫不了解。第十页,共八十三页。1.工厂位置不合适2.未按本质安全的原则进行工厂设计3.未按本质安全的原则进行工厂操作安全设施失效4.(shīxiào)5.应急反应低效率6.管理层缺乏安全意识第十一页,共八十三页。(wēihài)(wēihài)1、需要对危害较大的工艺系统进行系统的工艺危害分析2、建立和切实执行工艺系统的变更管理制度,严肃对待工艺系统和操作/维修程序的变更3、加强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包括承包商)的培训和管理。第十二页,共八十三页。(xièlòu)4、加强对事故和未遂事故的根源分析。在本次灾难性事故发生之前,博帕尔工厂就发生过多次小规模的MIC泄漏事故,工人们都有过眼睛不适的经历(MIC损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