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美国经济危机原因的探讨总是在不断变化。继众说纷纭的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之后,国际清算银行29日公布的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五大根源。据新华社讯,这五大根源是长期国际收支不平衡、低利率政策,扭曲的激励机制、风险低估和监管失败。报告认为,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至今未找到解决之道,也使危机根源难以消除。其次,近10年的低利率政策,直接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和信贷膨胀。尽管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乃是逃不开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并不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的成就,他指出,资本主义在不到100年的统治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前所有时代加起来还要多、还要大。18世纪末开始的以蒸汽化为标志的第一次新科技革命,19世纪末开始的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新科技革命,以20世纪末开始的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新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近现代三次新科技革命,使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资本的扩张性、贪婪性必然造成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得到资本强力支持,投资的不断增长,经常创造经济繁荣,不怎么费力即能创造出丰富的物质产品,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200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132216.85亿美元,200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14264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美国罗斯福总统早在1906年12月提交国会的报告中曾经自豪地写道“我们仍然继续享有毫不夸张的空前繁荣”。对于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恩格斯是这样分析的:“……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供过于求、生产过剩、市场盈溢、十年一次的危机、恶性循环:这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过剩,那里是没有工作和没有生活资料的工人过剩”。(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从生产领域考察,生产过剩表现为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过剩,指的是实际生产能力小于最佳生产能力而形成的过剩。自从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后,产能过剩就成为市场经济的常态。“从1825年以来,这种情况我们已经历了整整五次,目前(1877年)正经历着第六次。这些危机的性质表现得这样明显,以致傅立叶把第一次危机称为crisepléthorique(多血性危机),即由过剩引起的危机时,就中肯地说明了所有这几次危机的实质。”(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大致经历了10多个经济周期,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周期性发生经济危机的规律从未改变过,即使二战后实行的凯恩斯主义,也未能使经济摆脱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经历了三次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三是21世纪初期。在前两次产能过剩,1986-1987年和1991-1992年,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都曾下降到79%-80%,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汽车、钢铁等传统制造业。在美国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造成的过度投资,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中,2000-2002年,工业产能利用率再次跌落到81%以下。到2001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0.6%,-1.6%,-0.3%,-2.7%。全年GDP增长率为0.3%,显示美国二战后的又一次经济衰退。这一次过剩的产能不是出现在钢铁和汽车,而是集中于电子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产业。这轮高新技术产业“产能过剩”,最终通过相关企业破产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得以缓解。(李若愚《中国治理“产能过剩”应借鉴美日经验》)自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生产过剩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矛盾的产物。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了要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之间不仅要保持平衡,而且两大部类内部也要保持适当比例,这样两大部类之间以及两大部类内部的交换才能实现。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要求种种复杂条件,“这些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造成过程失常的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危机的可能性;因为在这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来就是一种偶然现象”。(马克思《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