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当一个企业决定了要提供什么产品,决定了竞争策略和生产运作组织方式等问题之后,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生产能力上来:在给定的生产运作组织方式下,现有的生产能力能否满足生产要求?如果不能,如何扩大生产能力等等。生产运作管理人员必须考虑提供足够的能力,以满足目前及将来的市场需求,否则就会遭受机会损失。但反过来,生产能力过大,又会导致设施闲置,资源浪费,在考虑这一问题时,需要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这就是以下要介绍的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产能的定义所谓产能,是指一个设施的最大产出率。这里的设施,可以是一个工序,一台设备,也可以是整个企业组织。这里的产能,主要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的生产能力从广义上说,是指人员能力,设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总和。人员能力是指人员的数量,实际工作时间,出勤率,技术水平等诸因素的组合;设备能力是指设备和生产运作面积的数量,水平,开动率和完好率等诸因素的组合;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人员经验的熟练程度与应用管理理论,方法的水平和工作态度。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人员能力和设备能力,在资本集约度较高的制造企业中,尤其是指设备能力。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由于管理能力一般来说只能作定性分析,而人员能力和设备能力是可以定量计算的。故生产运作能力主要是指狭义的能力,即指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生产运作组织条件下,企业内部各个生产运作环节综合平衡以后能够产出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反应企业产出可能性的一种指标。二.产能的度量(一)基本度量没有一种度量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不同的组织,根据其具体的情况,需要考虑用不同的度量。一般来说,度量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投入度量和产出度量。一个汽车厂,其生产能力可用产出来简单的度量,例如,年产30万辆;但在一个机械配件厂,因其生产的品种很多,用可利用的设备数,即投入度量更方便。一个医院,可以用它的投入来度量,如它所拥有的床位,也可以用产出来度量,如平均每天可看的病人数;航空客运业,可用它所拥有的飞机数量(投入)度量,也可以用它每月所提供的座位数(投入)度量,还可以用每月的飞行距离顾客人数(产出)度量;一个餐馆,可用所拥有的座位(投入)度量,也可用每天可接待的顾客数(产出)来度量。一般来说,选择用投入还是产出来度量,其基本考虑是:在以产品对象专业化为生产运作组织方式的企业组织中,通常以产出为度量单位。(二)最大产能与正常产能所谓最大产能,是指一个设施的最大产出率。但是,“最大”的含义是什么?实际上有两种含义,特别是以设备能力来度量时,这种度量方式是制造业中一种最普遍的度量方式。一种是技术上的‘最大’含义,它是指除设备所需的正常维修,保养时间以外的,设备连续运转时的产出能力。另一种是经济上的‘最大’含义,它是指一个组织在使用合理的人员,合理的时间安排的条件下,设备的最大产出能力。例如,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合理的时间安排只表示一班,即一天8小时的设备运转时间,而有些企业是3班,即一天24小时的运转。又如,有的企业年工作数是260天,而有的企业只有240天。在这两种情况下,‘最大’产出能力的含义截然不同的,我们把经济上的这种最大产能称为‘正常’产能,而把技术上的最大产能称为‘最大’产能。三.产能的重要性生产运作能力是保证一个企业未来长期发展和成功的核心问题。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运作能力过大或过小都是很不利的,能力过大,导致设备闲置,人员富余,资金浪费;能力过小,又会失去很多机会。因此必须对生产运作能力的现状有确切的了解,对未来的生产运作能力有周密的预行计划。生产运作能力计划将成为制定企业年度生产运作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对现有能力的掌握,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运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富余环节,以便挖掘潜力,提高企业生产运作的经济效益。产能计划还可为企业制定设施建设规划提供必要的资料,从而使基本建设投资费用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运用。第二节产能计划一.产能的利用率在制定产能计划时,首行需要对现有生产运作能力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在现在的情况下够还是不够,平均利用率有多高等等,因此,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