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tiáojié)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第一页,共五十五页。一、肠道微生态二、肠道菌群与健康三、调节(tiáojié)肠道菌群的物质四、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五、碳水化合物与肠道菌群第二页,共五十五页。一、肠道微生态(shēngtài)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宿主与其体内寄生的微生物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最佳生理状态,双方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转,因而机体携带(xiédài)的微生物与其自身的生理、营养、消化、吸收、免疫及生物拮抗等有密切关系。在人体微生物微生态系统中,肠道微生态是最主要的、最活跃的,一般情况下对人体健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参与调理机体的生理功能。第三页,共五十五页。肠道菌群定义:人体肠道内正常(zhèngcháng)寄生的微生物分有益菌中性(zhōngxìng)菌有害菌类益生菌条件致病菌过路菌-致病菌乳酸菌、双歧杆菌(gǎnjūn)大肠杆菌沙门菌、产气荚膜菌第四页,共五十五页。肠道寄生的主要(zhǔyào)六大菌群来源:刘昌孝.肠道菌群与健康、疾病和药物作用的影响[J].中国(zhōnɡɡuó)抗生素杂志,2018,43(01):1-14.第五页,共五十五页。肠道菌群特点(tèdiǎn)数量大---1014个,比我们自身的细胞数量都多种类(zhǒnglèi)多---正常人结肠结构内有400个以上的菌种稳定性---自身种类的稳定,与人体的生态学稳定第六页,共五十五页。肠道菌群中主要(zhǔyào)细菌的作用第七页,共五十五页。1、有益菌—双歧杆菌(gǎnjūn)与宿主为共生关系,是专性厌氧菌,肠道的优势菌群。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是膜菌群的主要构成者,具有营养(yíngyǎng)及免疫调节作用。是1899年由法国学者t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yīzhǒnɡ)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杆菌第八页,共五十五页。双歧杆菌(gǎnjūn)的生理功能功能作用机制来源营养作1.能够合成多种消化酶,促进和改善氨基酸和脂类代谢劳文艳,邱红.双歧杆菌微生态调节作用用及蛋白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2.在酵解过程中产生有机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酸,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3.产生机体所必需的维生14(5):310-311.素李明阳,赖富饶,陈则华.益生菌的作用抑菌功通过竞争营养与黏附位点、产生抑菌物质、加强机体免机理及抗菌性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能疫力等途径,对肠道致病菌的黏附和繁殖起到拮抗作用版),2011,9:65-68.以及阻断致病途径通便功双歧杆菌代谢过程产生的有机酸可以刺激人体肠道壁,王弘杰.双歧杆菌BB12发酵乳功能特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性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12-29.抗衰老双歧杆菌能显著增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功能性及含量,协调体内自由基的氧化反应使其降低,自由白明,孟祥晨.益生菌抗氧化活性及菌体基的降低减小了对人体细胞的损伤,从而使身体健康。抗氧化相关成分的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5):6-10.提高免1.细胞免疫调节主要通过激活NK细胞、吞噬细胞的俞晓进,胡宏.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疫力和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抗癌活性,提高红细胞免疫黏附作用实现。2.体液免疫调1993,5(3):45-49.节主要是通过刺激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泌抗体来实现,使机体免疫力提高。第九页,共五十五页。2、中性(zhōngxìng)菌—条件致病菌与宿主共栖,以兼性需氧菌为主,为肠道非优势菌群,如肠球菌(qiújūn),肠杆菌。在肠道微生态平衡时,条件致病菌对人体无害,但在特定的条件下该菌群会具有一定的侵袭性。肠球菌(qiújūn)肠杆菌第十页,共五十五页。3、有害菌—多为病原菌该菌群长期定植的机会少,假单胞杆菌(gǎnjūn)生态平衡时,这些菌数量少,不会(bùhuì)治病。如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常为韦氏梭菌等。如果数量超出正常水平,则可引发一些疾病。变形(biànxíng)菌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4、肠道微生态(shēngtài)的调整分类方法(一)一1、强调婴儿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母乳喂养婴儿的肠道中双歧杆菌般性调整措施母乳喂养占肠道菌群的比例远远高于非母乳喂养婴儿。2、膳食结构合保持乳品在膳食结构上的适宜比例,由于乳品能提供理化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