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zhěnduàn)及治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科张晓梅第一页,共九十二页。一、正常(zhèngcháng)胃肠道菌群(qián人类正常肠道菌群极为复杂,包括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由30属500种组成,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态系统,适应在胃肠道内生存,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可分为常住菌(原籍菌群)和过路菌(外籍菌群),前者zhě)是在肠道内保持着稳定的群体;后者由口摄入并单纯经过胃肠道。常住菌是使过路菌不能定植的一个因素。第二页,共九十二页。ū人体中定居的细菌•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阴道中都有细菌长期存在,被称为正常菌群。•成人体内的细菌数为1.2千克(qiānkè),约100万亿(1015)•人体携带的微生物主要在肠道,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约80%,细菌种类约400-500种,粪便重量的1/3~2/5是微生物。这些细菌可分为3类:有益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中间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有害菌:葡萄球菌、假单孢菌第三页,共九十二页。ū消化道细菌的分布•口腔:菌群高度复杂,经过胃被胃酸破坏,对胃肠道影响很小。•胃:除了幽门螺杆菌或相关的菌种外,大多数是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菌、乳酸杆菌和念珠菌,细菌浓度通常小于103/ml,在无酸的胃中细菌数会明显增多。幽门螺杆菌是真正的胃内细菌,它是引起胃炎(wèiyán)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第四页,共九十二页。小肠ǎ主要菌群(chōngxǐ)小肠是个过渡区。肠液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加上肠粘膜分泌IgA及粘液的杀菌作用,十二指肠和空肠相对无菌,含菌浓度为0~105/ml,主要菌种是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在远端回肠中,革兰阴性菌开始超过革兰阳性菌,经常存在大肠菌类和厌氧菌,含菌浓度为103~107/ml。第五页,共九十二页。结肠中主要菌群通过回盲瓣,细菌浓度急剧增加100倍以上,达1010~1012/ml,厌氧菌超过需氧菌102~104倍,主要的菌种是拟杆菌、真杆菌和双歧杆菌以及厌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在结肠中98%甚至更多的细菌为专性厌氧菌。正常人结肠中主要菌群是相同的,并且(bìngqi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第六页,共九十二页。为什么结肠内细菌最多?•在结肠内,内容物的移动极为缓慢。•(fènbiàn)大肠内是中性或弱碱性环境,有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特别是便秘的患者粪便中的细菌量和分解产物含量会更多。第七页,共九十二页。正常肠道细菌数量每油镜视野细菌(xìjūn)数评价<10显著减少11-100明显减少101-500略减少501-5000正常>5000显著增多第八页,共九十二页。正常肠道菌群的比例G+杆菌(gǎnjūn)50-70%3-10:1G-杆菌24-44%G+球菌2-13%G-球菌0.5-9%杆:球=第九页,共九十二页。ǒ肠道菌群的种类厌氧菌99.9%杆菌:梭状芽孢(yábāo)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艰难梭菌,破伤风梭菌)•G+球菌:消化链球菌双歧杆菌••G-杆菌:脆弱拟杆菌•G+•G-球菌:韦荣球菌属第十页,共九十二页。ǒ肠道菌群的种类需氧菌0.1%•G+杆菌:芽孢杆菌属(腊样芽孢杆菌)•G-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铜绿假单胞杆菌……•G+球菌(qiújūn):葡萄球菌(qiújūn),链球菌(qiújūn)•G-球菌:奈瑟菌•空肠弯曲菌第十一页,共九十二页。ǎ肠道菌群的检测方法•涂片:革兰氏染色——G(rǎnsè)+紫黑色;G-浅红色观察细菌总数,形态,比例等•培养:需氧菌的培养: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第十二页,共九十二页。健康青年人之粪便涂片(túpiàn),G+杆菌明显多于G-杆菌。第十三页,共九十二页。正常老年人菌群涂片:杆菌略多于杆菌,和球菌及芽孢杆菌在正常范围第十四页,共九十二页。•营养作用•免疫作用•生物拮抗(jiékànɡ)作用•抗衰老作用•其它作用第十五页,共九十二页。ǎ肠道菌群的营养作用1、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