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应激(Stress)第一页,共七十五页。1概述2应激的发生(fāshēng)机制3应激时机体(jītǐ)的代谢和功能变化4应激与疾病(jíbìng)5病理性应激防治的病生基础第二页,共七十五页。第一节概述一、应激(stress)的概念(gàiniàn)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非特异性适应反应,也称应激反应(stressresponse)。第三页,共七十五页。20世纪20-30年代,从动物实验来研究应激,发现交感神经的兴奋;据此提出高等生物(shēngwù)在紧急状态下依靠交感神经兴奋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他称之为紧急反应(emergencereaction)Science,1933,78(2012):43-48WalterCannon(1871~1945)——美国(měiɡuó)生理心理学家第四页,共七十五页。格斗-(gédòu)逃逸反应Fightorflightresponse血压升高心率(xīnlǜ)加快心输出量增加骨骼肌血管舒张分解代谢加快第五页,共七十五页。20世纪30~40年代,HansSelye研究了实验动物在创伤、寒冷、高热及毒物等作用下的变化,指出下丘脑-垂体-(chuítǐ)肾上腺皮质反应是应激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应激的非特异性反应学说。Nature,1936,138:32HansSelye(1907~1982)——加拿大生理学家第六页,共七十五页。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shìyìng)反应心跳、呼吸(hūxī)加快、血管收缩、外周阻力↑、BP↑全身肌肉紧张、胃肠松弛代谢旺盛、分解加速、负氮平衡血糖↑、血浆急性期反应蛋白↑第七页,共七十五页。•应激的发现加拿大生理学家HansSelye(被称为压力理论之父,其代表作《压力》,又译为《应激》)于1936年首先提出(tíchū)的。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他将这些与刺激原关系不大的非特异性变化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后来改称为应激(stress)。第八页,共七十五页。第一节概述烧伤一定强度特组织(zǔzhī)手(shā术oshāng)异坏死(感shǒ染ushù)性化脓变缺氧化酸中毒强光噪音非特异性反应与刺激因素性Stress质无直接关系紧焦恐血心糖率张虑惧升增高加第九页,共七十五页。指机体在受到各种时所出现的内外(nèiwài)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全身非特异性适应反应,也称应激反应(stressresponse)。第十页,共七十五页。二、应激原(stressor)强度足够引起应激反应的任何(rènhé)刺激的总称。外环境因素高温、寒冷、射线、噪声(zàoshēng)、强光、电击、低压、低氧及化学毒物等。包内环境因素心律失常、感染、心功能的低下、休括克、酸碱平衡紊乱等改变。心理(xīnlǐ)、社会工作的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拥挤的环境、因素孤独、以及突发的生活事件等。第十一页,共七十五页。1976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医院精神病专家Holmes等通过(tōngguò)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所得资料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第十二页,共七十五页。变化(biànhuà)事件LCU变化(biànhuà)事件LCU1.配偶(pèiǒu)死亡10023.子女离家292.离婚7324.姻亲纠纷293.夫妇分居6525.个人取得显著成就284.坐牢6326.配偶参加或停止工作265.亲密家庭成员丧亡6327.入学或毕业266.个人受伤或患病5328.生活条件变化257.结婚5029.个人习惯的改变(如衣着、习俗248.被解雇47交际等)9.复婚4530.与上级矛盾2310.退休4531.工作时间或条件的变化20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4432.迁居2012.妊娠4033.转学2013.性功能障碍3934.消遣娱乐的变化1914.增加新的家庭成员(如出生、过继、老人迁3935.宗教活动的变化(远多于或少于正常)19入)15.业务上的再调整3936.社会活动的变化1816.经济状态的变化3837.少量负债1717.好友丧亡3738.睡眠习惯变异1618.改行3639.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人数变化1519.夫妻多次吵架LCU—lifechangeunits3540.饮食习惯变异1520.中等负债(生活变化单位)3141.休假1321.取消赎回抵押品3042.圣诞节1222.所担负工作责任方面的变化2943.微小的违法行为(如违章穿马路)11生活变化单位(LCU)量化表(第十三页,共七十五页。Holms,1967)心理应激与疾病(jíbìng)的关系LCU患病比例>30086%150~30050%不患病<150第十四页,共七十五页。三、应激的分类(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