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动态过程。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gōngnéng)第一页,共八十七页。保证必需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比例平衡(hélǐ)第二页,共八十七页。(bǎozhèng)提高消化吸收率促进食欲不含有害物质合理膳食制度预防营养缺乏症(línchuánɡ)第三页,共八十七页。预防某些常见疾病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支持及促进术后恢复防治疾病恶化、并发症(jíbìng)胃肠内外直接营养生命的根本单位--细胞细胞的根本骨架--蛋白质(氨基酸重组)细胞膜的主要结构--脂质(脂蛋白、脂多糖)细胞核的重要物质(wùzhì)--核酸(嘌呤、嘧啶、氨基多糖)第四页,共八十七页。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第五页,共八十七页。碳水化合物(rènéng)第六页,共八十七页。脂肪蛋白质作用(zuòyòng):维持体温储藏能量—ATPGTPCoA根底代谢(réntǐ)第七页,共八十七页。清晨睡醒静卧,未进餐,心理安静(ānjìng)体力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热效应〕一般为体力活动与根底代谢的10%生长发育15%体重、50%细胞干重(ɡànzhònɡ)、90%酶生理功能组织细胞结构成分特殊生理功能供给能量体内其他含氮物质合成原料第八页,共八十七页。日转换率-3%(250~300g/d)需要量:1~1.5g/kg/d产热:3.9kcal/g必需氨基酸:8种(支链氨基酸3种)(bìxū)异亮氨酸、亮氨酸、颉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非必需氨基酸:≥12种第九页,共八十七页。一般代谢代谢第十页,共八十七页。合成新的蛋白(héchéng)分解代谢碳链:CO、异生(供能)氮:尿素2合成新的含氮化合物嘌呤、嘧啶、儿茶胺酚、肌酐、必需氨基酸底物氮平衡(pínghéng)排出内源性氮54mg/kg/d正氮平衡负氮平衡总氮平衡第十一页,共八十七页。脂肪20~25%体重脂类(zhīfáng)第十二页,共八十七页。类脂磷脂胆固醇氧化供能(甘油三酸酯)生理功能(ɡānyóu)第十三页,共八十七页。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四烯酸人体内转运:各种脂蛋白糖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néngliàng)构成组织细胞的根本成分第十四页,共八十七页。在上段小肠收水解酶作用为单糖吸收肝糖原200g,肌糖原300g24小时饥饿即可把肝糖原耗尽正常时血中葡萄糖可被脑、肾髓质和一些血细胞直接利用,肌肉和其他许多组织可以从脂肪酸代谢获得能量(xǔduō)最低需要量:100~150g/d第十五页,共八十七页。常量元素无机盐(chángliàng)第十六页,共八十七页。钙、磷、镁、钠、钾、氯微量元素铁、硒、锌、铜、碘、氟其他微量元素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D—调节(tiáojié)钙、磷代谢维生素E—抗氧化维生素K—参与凝血过程维生素B1、B2—能量代谢、氧化复原维生素C—复原剂维生素B6—血红素合成第十七页,共八十七页。(ɡàishù)概述手术、创伤、感染使机体进入应激状态(jītǐ)高分解状态负氮平衡第十八页,共八十七页。(yíngyǎng)营养特点分解代谢期〔术后1~3天〕糖原分解,负氮平衡〔丧失(diūsī)5~15g氮/d〕转折期〔术后4~6天〕合成代谢期〔术后8~14天〕正氮平衡脂肪储存期第十九页,共八十七页。(dàixiè)饥饿时代谢变化短期饥饿(jīè)糖异生长期饥饿酮体第二十页,共八十七页。(yíngyǎng)营养缺乏原因术前摄入缺乏、代谢改变(gǎibiàn)、吸收障碍、丧失手术、创伤出血—100ml全血=3g氮术后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七页。(yíngyǎng)营养状态评估病史(bìnɡshǐ)体格检查身高体重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七页。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18.5体重过低18.5~22.99正常23~24.99超重(chāozhòng)〔肥胖前期〕25~26.99肥胖I级≥30肥胖II级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七页。实验室检查反映蛋白质代谢:肌酐身高指数尿3-甲基组氨酸血浆蛋白(xuèjiāng)整体蛋白质更新率氮平衡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七页。血浆(xuèjiāng)蛋白蛋白半衰期正常范围(d)白蛋白20≥35g/L转铁蛋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