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ɡɡu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癫卫痫生临部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中国(zhōnɡɡuó)抗癫痫协会第一页,共六十三页。(yìngyòng)脑电图的应用和结果判定第二页,共六十三页。脑电活动的起源(huódòng)第三页,共六十三页。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iānxián)•帮助鉴别发作性质:癫痫性或非癫痫性发作•帮助诊断癫痫发作类型(lèixíng)和癫痫综合征•了解局部性发作的起源和传播过程•评价首次癫癎发作后复发的可能性•有助于判断治疗反响,作为减药、停药的参考第四页,共六十三页。脑电图诊断的局限性(zhěnduàn)•记录到癫癎样放电不一定都诊断为癫癎•少数正常人也存在癫癎样放电•脑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癫癎•放电部位隐蔽,头皮EEG记录不到•异常放电稀少,在有限的记录时间内未能捕捉到•癫癎样放电的频度与临床(línchuánɡ)发作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有些发作频繁而间期放电稀少〔如某些额叶癫痫〕•有些间期大量放电而发作不频繁〔如儿童良性癫痫〕•对各种不典型脑电图表现需要仔细甄别•正常或良性变异型图形与癫痫样放电的鉴别•不典型的癫痫样异常,特别是发作期异常的识别第五页,共六十三页。脑电图记录方法(jìlù)优点缺点常规脑电图方便,快捷记录时间短,阳性率低动态脑电图记录时间长,便捷,易混有大量的伪差,在接近自然状态下记不能观察到临床表现录录像脑电图记录时间长,可同步病人活动受到限制观察发作期临床和EEG变化,容易识别伪差多导睡眠图鉴别睡眠中发作性事病人活动受到限制件的性质,研究癫痫定量(dìngliàng)脑病电人图的或睡脑眠电结地构形图不能用于癫癎的诊断!第六页,共六十三页。脑电图记录的主要技术要求(jìshù)•电极•记录电极数目:16~19个或更多,8导不能满足癫痫诊断的需要•特殊部位记录:如蝶骨电极•带通滤波:0.5Hz~70Hz〔窄带滤波将引起(yǐnqǐ)波形失真〕•纸速:常规为3cm/s〔1.5cm/s的慢纸速影响波形分析〕•描记时间:•常规清醒脑电图记录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睡眠诱发应延长时间,至少包括慢波睡眠Ⅰ、Ⅱ期第七页,共六十三页。电极位置:国际10-20系统(wèizhi)•电极数较多•电极位置与头颅的大小和形状成比例,不同记录之间具有可比性•与解剖部位根本(jīběn)吻合〔前颞例外〕第八页,共六十三页。特殊电极(diànjí)的位置蝶骨电极(diànjí)的位T1和T2的位置(置wèizhi)主要用于提高颞叶癫痫的阳性率第九页,共六十三页。导联设置(shèzhì)•参考(cānkǎo)导联:各记录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理论上参考电极为零电位〕•耳电极参考•平均参考导联•Cz不能作为参考电极•双极导联:两个记录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纵联•横联•环联•……•定位诊断时应使用参考导联和多种双极导联显示,互为印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十页,共六十三页。脑电图描记程序(chéngxù)•记录病人的一般情况•记录描记参数(cānshù)的设定和修改情况•EEG记录前一般不应减停抗癫痫药物〔外科手术前评估时除外〕•描记过程中的诱发试验•睁闭眼试验:诱发某些枕叶癫痫或全面性癫痫的放电•过度换气:诱发癫痫样放电和〔或〕发作,特别是失神发作•闪光刺激:诱发光敏现象或诊断光敏性癫痫•睡眠诱发:对各种癫癎样放电都有较好的诱发效果•描记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记录病人的临床表现强调脑电图记录(jìlù)的标准化操作!第十一页,共六十三页。脑电图分析要素(fēnxī)•频率•波幅•波形•时相和位相关系•异常波出现的方式•异常波的空间〔部位(bùwèi)〕分布•异常波的时间〔状态〕分布•对各种刺激的反响性第十二页,共六十三页。频率•某种脑波在一秒钟内重复的次数(cìshù)(Hz或c/s)•分为4个频带:•〔delta〕频带:3.5Hz以下•〔theta〕频带:4~7.5Hz•〔alpha〕频带:8~13Hz•〔beta〕频带:13Hz以上第十三页,共六十三页。波幅•一个波的高度(gāodù),用微伏〔µV〕来表示•低波幅:<25µV•中波幅:25-75µV•高波幅:>75µV•上述对波幅的分级不适用于儿童EEG粗略(cūlüè)测量精确测量第十四页,共六十三页。〔一般(yībān)不需要〕•根据脑波沿基线偏转的•由2个或2个以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