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tóng)七、儿童听力障碍(shùndé)顺德妇幼保健院第一页,共二十九页。朱锦渊(chuándǎo)声音传导---听觉听觉是人的主观感觉,听觉发育是听力和智力的结合,包括听声音和声音区分语言的能力。那么,听觉是怎样产生的?简单的说:外界(wàijiè)声波经过耳廓集中进入外耳道,使鼓膜振动、带动听骨链传导至内耳,再经听神经等传导到大脑听中枢,产生听觉。20Hz~20000Hz,人类对声音的感应范围。此外,是超声波和次声波在这个传导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影响声音传导质量而引起听力障碍,又称耳聋。第二页,共二十九页。外耳道结构图第三页,共二十九页。儿童听力障碍(xuéxí)•概述正常婴幼儿通过听觉来学习和获得语言。病因及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声音经外耳、中耳、内耳,由听觉神经传入大脑。由外耳、中耳病变为传导性听力障碍;内耳、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病变为神经性听力障碍。两者病变为混合性听力障碍。•1.先天因素•2.后天因素•第四页,共二十九页。等级听力损失dB(分贝)第五页,共二十九页。(zàoshēng)第六页,共二十九页。听力残疾等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较好耳平均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级方面听力损失第七页,共二十九页。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kěyǐ)先天性聋可以分为:先天获得性聋,是在胚胎(pēitāi)形成过程中,受母体内和外界因素影响,损害内耳致使耳聋的,这种耳聋是不遗传的。先天遗传性聋,由遗传物质即染色体和基因异常所致的耳聋,此种耳聋是遗传的。如内耳发育异常〔分四型〕、伴有其他缺陷的综合征〔白化病、肾病、骨发育异常、代谢性异常等〕第八页,共二十九页。(kěyǐ)后天性聋可以分为:•产前产时的损伤(zuòwéi)•致聋病因,各种传染病—脑膜炎、腮腺炎、麻疹、水痘、猩红热等。感染性聋:感染作为中毒性聋:药物和化学制剂为致聋病因,特别是药物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如耳毒性抗生素、抗肿瘤药等。•噪音性、外伤、突发性聋•第九页,共二十九页。(bìngyīn)听力障碍病因分析350系列1300250200150100500第十页,共二十九页。(értóng)儿童听力障碍临床表现•婴幼儿期学龄前或学龄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病史体检(tīnglì)听力检查主观和客观测听法其他颅底X-片,CT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tīnglì)儿童听力障碍鉴别诊断传导性听力障碍神经系听力障碍•(nèiěr)•气导就是声音通过外耳-中耳-内耳,再由脑识别声音的传导过程;骨导就是声音直接通过颅骨-内耳,再由脑识别声音的传导过程。捂耳自语、录音、挠头、吃饼干、刷牙。•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tīnglì)儿童听力障碍康复治疗•听功能训练语言训练(tiáozhěng)语言环境的调整防治及预后•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一个婴儿是通过“听〞来获得有声语言的。很多科学研究说明,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左右就有听觉反响,而直到1•岁以后才能说出简单词语,2岁以后才能逐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3岁以后语言比较接近成人的语言。“三早〞----“关键期〞。•对聋儿来说,听觉训练是聋儿康复训练的根底内容之一。只要有剩余听力,不管多少,不管参加(cānjiā)训练的时间•早或晚,都要进行听觉训练。第十四页,共二十九页。(xùnliàn)听觉训练的方式聋儿的听觉训练可以根据聋儿的听力和助听设备补偿的效果,分为单一听觉口语方式(fāngshì)和多种感觉参与方式(fāngshì)两种。•单一听觉口语方式强调单独利用听觉途径去开展聋儿听觉技能〔人工耳蜗等〕。多种感觉培建方式,强调充分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渠道进行听觉训练,尤以视觉辅助为主。•训练之初可能都要视觉的参与。•第十五页,共二十九页。(xùnliàn)听觉训练的目的聋儿听觉训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聋儿的剩余听力,尽量减少耳聋给聋儿带来的不良影响,养成聆听的良好习惯,培养聋儿感受、区分、确认和理解声音的能力。在训练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聋儿的反响(fǎnyìng),了解助听器的使用效果,要尽量使助听器调到最适状态。•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听觉(tīngjué)开展的四个阶段据国外相关研究把儿童聆听技能的开展分为四个渐进的水平。•第一阶段:声音觉察。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