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xiōnɡtònɡ)中心”建设:专家共识与实践丁荣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xīnzàng)中心第一页,共四十八页。(zhōngxīn)“胸痛中心”概念及发展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巴尔地摩St.ANGLE医院(mùqián)目前多个国家相继设立“胸痛中心”,美国“胸痛中心”已达5000余家“胸痛中心”已从最初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演变为多学科合作对胸痛患者进行快速筛查、合理有效的诊治第二页,共四十八页。(zhōngxīn)“胸痛中心”的诊治优势“胸痛中心”在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治疗预后、节约医疗资源等方面显现出巨大的优势-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zhùyuàn)缩短STEMI住院时间-降低胸痛患者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和治疗费用-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第三页,共四十八页。•(yǒuguān)效力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Gomez(JACC1996)–100有关名患者CPOU花费更低($898对比$1,522)住院时间更短(11.9对比22.8小时)•Roberts(JAMA1997)–165名患者花费更低($1528对比$2095)住院时间更短(33.1小时对比44.8小时)•Farkouh(NEJM1998)–424名患者临床效力相似(xiānɡsì)、所用资源减少•Goodacre(BMJ2004)–972名患者住院率降低(37%对比54%)无论是效力、卫生资源的利用、还是开支都有所改善第四页,共四十八页。(xiōnɡtònɡ)胸痛诊疗规范改善医生诊治能力(huànzhě)心梗漏诊率降低(从4%到0.4%),同时收治入院的患者更少。–Graff/CHEPER,Pope证据–p<0.001第五页,共四十八页。(dāngqián)一、当前“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救治存在的问题第六页,共四十八页。(jíxìng)急性胸痛(zhèngzhuàng)急诊科常见就诊症状如何快速、准确诊断是难点和重点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等第七页,共四十八页。我国胸痛病因组成(bìngyīn)11%24%北京进行的一项急诊胸痛(xiōnɡtònɡ)注册研究第八页,共四十八页。(lòuzhěn)胸痛漏诊和误诊比例高75%25%院外死亡再次入院本次就诊后30失访……天(jízhěn)连续入选北京市17所二、三级医院(yīyuàn)急诊患者5666例胸痛患者中,ACS患者占27.4%,主动脉夹层占0.1%,肺栓塞占0.2%,非心源性胸痛占63.5%急诊胸痛患者收住院比例12.3%北京进行的一项急诊胸痛注册研究第九页,共四十八页。关注急诊“胸痛”–风险高、数目大、责任(zérèn)重:胸痛是造成急诊就诊的第二大常见病因风险高:心血管病=我国死亡人数的36%◦我国居民首要死因数目大:“胸痛”=占急诊就诊量的11%责任(zérèn)重:漏诊心肌梗死=2.3%(0-11%),原因何在?:◦病史:33%不发生“胸痛”◦心电图:35%未达诊断标准;8%“正常”!◦心肌标志物:44%在到达急诊时正常第十二页,共四十八页。(zérèn):急诊“胸痛”-责任重•在急诊室中被漏诊的急性心肌缺血–Popeetal.急诊室的10,689位患者17%ACS=8%MI+9%UA•漏诊的AMI=2.1%(95%CI1.1-3.1%)漏诊AMI的范围:0-11.1%(fēngxiǎn)死亡风险–死亡的可能性增加90%•漏诊的UA=2.3%(95%CI1.3-3.2%)死亡风险–死亡的可能性增加70%第十三页,共四十八页。(dāngqián)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胸痛缺乏规范诊断流程和治疗模式(bùzú)胸痛治疗过度和治疗不足并存医疗资源应用不合理第十四页,共四十八页。二、我国建立“胸痛中心”及规范(jíxìng)第十五页,共四十八页。(yánjiū)CPACS研究提示:我国ACS治疗不足患者求治延迟明显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小时,三级医院长达8小时诊断流程不规范20%的患者出院诊断存在(cúnzài)错误治疗欠规范1/3的STEMI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接近60%的低危ACS患者接受了介入检查和治疗,而2/3的高危ACS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治疗ACS患者临床预后差二级医院心力衰竭发生率达到18%第十六页,共四十八页。(shíjiān)D2N及D2B时间明显延长(shíjiān)平均开始溶栓时间(D2N)为83分钟入门-球囊时间(D2B)为132分钟仅7%接受溶栓患者D2N时间<30分钟仅22%接受溶栓患者D2B时间<90分钟北京市关于STEMI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