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共七十九页。第二页,共七十九页。•主任委员:翁心华•副主任委员:成军、李兰娟、王宇明•秘书:缪晓辉、王贵强•委员:蔡淑清、程明亮、方之勋、高连相、高志(ɡāozhì)良、龚作炯、郭雁宾、侯金林、黄祖瑚、江河清、李太生、李文凡、李旭、刘金星、刘沛、刘庄、罗光汉、马英骥、牛俊奇、牛贞玉、潘晨、任喜民、苏林光、谭德明、万谟彬、王凯、闻炜、乌云、谢青、徐伟民、薛燕萍、张伦理、赵连三、赵龙凤、朱理珉、朱启镕2第三页,共七十九页。•主任委员:庄辉•副主任委员:贾继东、刘平、张玲霞•委员:陈成伟、程明亮、段钟平、范学工、高连湘、郭德忠、贾杰、江河(jiānɡhé)清、江家骥、姜波、李家斌、李淑兰、李星五、林菊生、刘金星、刘晶美、刘克洲、刘宇平、罗光汉、罗金燕、朴云峰、任红、唐红、王勤环、王少斌、王铁武、魏来、肖杰生、谢尧、杨广顺、叶胜龙、张沛怡、张尚忠、张新年、赵桂珍、郑怀竞、朱理珉3第四页,共七十九页。介绍(jièshào):国内外乙型肝炎防治共识或指南•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指南(zhǐnán)>(AASLD)Hepatology2004,39:857-861(update)•2003年<欧洲肝病学会共识>(EASL)JHepatol2003,39(suppl):S3-S25•2005年<亚太肝病学会共识>(APASL)LiverInternational2005,25:472-489•2000年<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42-349•2005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共21章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81-8914第五页,共七十九页。<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zhǐnán)特点•言之有据,依据循证医学原则•重视预防,强调新生儿的接种•接轨国际,突出抗病毒的治疗•博采众议,个别内容尚存争议•通俗易懂,文字力求规范简洁•帮助(bāngzhù)决策,并非强制防治标准5第六页,共七十九页。<中国(zhōnɡɡuó)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依据6第七页,共七十九页。一、病原学7第八页,共七十九页。一、病原学8第九页,共七十九页。一、病原学9第十页,共七十九页。一、病原学•HBV含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ORF),即:前S/S区、前C/C区、P区和X区•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可产生HBeAg阴性变异株•P基因变异主要见于POL/RT基因片段。在LAM治疗(zhìliáo)中,最常见的是YMDD变异为YIDD或YVDD•S基因变异可导致隐匿性HBV感染,HBsAg阴性10第十一页,共七十九页。一、病原学•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4%,目前HBV分为A-H八个基因型。各基因型又可分为不同亚型。我国主要是B和C•IFN治疗HBV应答率:A>D,B>C,A、D>B、C基因型是否(shìfǒu)影响核苷类似物的疗效尚未确定•准种:以一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65℃10h、煮沸10min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11第十二页,共七十九页。•全球20亿曾感染HBV,慢性HBV感染者3.5亿•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liúxíng)区,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为9.09%,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传播未证实12第十三页,共七十九页。低复制期抗-HBe(+)13第十四页,共七十九页。(jíxìng)(mànxìng)(ɡānái)婴幼儿期14感染HBV第十五页,共七十九页。•发生肝硬化的高危(ɡāowēi)因素包括:病毒载量高、HBeAg持续阳性、ALT水平高或反复地波动、嗜酒、合并HCV、HDV或HIV感染等。HBeAg阳性患者的肝硬化发生率要高于HBeAg阴性者•HBV感染是HCC的重要相关因素。肝硬化患者发生HCC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嗜酒、黄曲霉素、合并HCV或HDV感染、持续肝脏炎症、持续HBeAg阳性及HBVDNA持续高水平等15第十六页,共七十九页。•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自2005年6月,我国新生儿HBV疫苗接种完全免费-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全程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新生儿要求在出生后24hr内接种。单用疫苗阻断母婴传播保护率87.8%,联合HBIG保护率95-97%-接种后有抗体应答(yìngdá)者保护效果一般至少持续12年16第十七页,共七十九页。•卫生部2006年1月28日正式印发《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