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内分泌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chuítǐ)的内分泌第三节甲状腺的内分泌第四节甲状旁腺(jiǎzhuànɡpánɡxiàn)与调节钙磷的激素第五节肾上腺的内分泌第六节胰岛的内分泌第一页,共八十八页。第一节概述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对机体各器官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现在认为(rènwéi),机体许多器官、组织都有内分泌的功能,故有胃肠内分泌、心脏内分泌、肾脏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等。第二页,共八十八页。第三页,共八十八页。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递,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hormone)。远距分泌: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的方式。旁分泌: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kuòsàn)而作用于临近细胞的方式。自分泌: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自身的方式。激素作用的特定部位称为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第四页,共八十八页。一、激素的分类按其化学结构分两类:(一)氮激素1.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主要有下丘脑调节肽、降钙素、胃肠激素等。2.胺类激素: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二)类固醇(甾体)激素由肾上腺皮质(pízhì)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pízhì)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第五页,共八十八页。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㈠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㈡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㈢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一般都在ng/100ml甚至pg/100ml数量级。当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xìbāo)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第六页,共八十八页。㈣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zuòyòng)2.颉抗作用3.允许作用4.竞争作用㈤激素分泌的周期性激素的分泌具有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jiélǜ)。是由生物钟决定的。有日节律、月节律、季节律、年节律。第七页,共八十八页。如:月经周期中激素(jīsù)分泌的月节律。ACTH分泌的日节律。ACTH分泌(fēnmì)的日节律第八页,共八十八页。三、激素作用(zuòyòng)的机制:(一)激素的受体1.受体的分类(1)细胞膜受体:非脂溶性激素与这类受体结合发挥作用。(2)细胞内受体:脂溶性激素与这类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这类受体分胞浆受体与核受体。2.受体的调节指对受体的数量及与受体的亲和力的调控(diàokònɡ)和影响。第九页,共八十八页。(二)含氮激素作用(zuòyòng)的机制—第二信使学说1.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cAMP第二信使模式神经递质、激素等(第一信使)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膜外N端:识别(shíbié)、结合第一信使膜内C端:激活(jīhuó)G蛋白激活G蛋白(与β、γ亚单位分离)兴奋性G蛋白(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ATPcAMP(第二信使)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细胞内生物效应第十页,共八十八页。(二)含氮激素的作用(zuòyòng)机制—第二信使学说1.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cAMP第二信使模式神经递质、激素等(第一信使)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膜外N端:识别(shíbié)、结合第一信使膜内C端:激活(jīhuó)G蛋白激活G蛋白(与β、γ亚单位分离)兴奋性G蛋白(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ATPcAMP(第二信使)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细胞内生物效应第十一页,共八十八页。2.G蛋白(dànbái)偶联受体介导-IP3/DG第二信使模激式素(第一信使)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膜外N端:识别(shíbié)、结合第一信使膜内C端:激活(jīhuó)G蛋白激活G蛋白(与β、γ亚单位分离)兴奋性G蛋白(GS)激活磷脂酶C(PLC)PIP2(第二信使)IP3和DG内质网激活蛋白激酶C释放Ca2+细胞内生物效应第十二页,共八十八页。3.酶偶联受体介导-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xìnhào)通路模式膜受体与酶是同一蛋白分子,本身具有酶活性,又称受体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胰岛素与受体酪氨酸激酶(jīméi)结合膜外N端:识别、结合第一信使膜内C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细胞内生物(shēngwù)效应第十三页,共八十八页。(三)类固醇激素的作用(zuòyòng)机制—基因表达学说激素(jīsù)进入细胞膜与胞浆受体结合(jiéhé)→H-R复合物H-R复合物进入核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