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脑力工作(gōngzuò)负荷第一页,共三十页。一、脑力负荷(fùhè)定义脑力(nǎolì)负荷是一个多维概念,它涉及到工作要求,时间压力,操作者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行为表现和其他许多因素。下面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1)脑力负荷是人在工作时的信息处理速度,即决策速度和决策的困难程度。(2)脑力负荷是人在工作时所占用的脑力资源的程度,即脑力负荷与人在工作时所剩余的能力是负相关的。(3)脑力负荷是人在工作中感受到的工作压力的大小,即脑力负荷与工作时感到的压力是相关的。(4)脑力负荷是人在工作中的繁忙程度,即操作人员在执行脑力工作时实际有多忙。第二页,共三十页。一、脑力负荷(fùhè)定义本书中,将脑力负荷定义为反映工作时人的信息处理系统被使用程度的指标。脑力负荷与人的闲置未用的信息处理能力之和就是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人的闲置未用的信息处理系统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工作任务(rènwu)对人的要求、人工作时的努力程度等有关,因而二脑、力脑负力荷负也荷与的这影些响因因素素有关。工作内容、人的能力及人的业绩对脑力负荷的测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1)工作内容。工作内容对脑力负荷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作内容越多,越复杂,操作人员所承受的脑力负荷就越高。第三页,共三十页。二、脑力负荷的影响(yǐngxiǎng)因素(2)人的能力。在脑力劳动中,个体之间的脑力劳动能力存在差异,干同样的王作,能力越大的人脑力负荷越低,能力越小的人脑力负荷越高。(3)人的业绩(yèjì)(绩效)。脑力负荷的适当与否对系统的绩效、操作者的满意感以及安全和健康均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研究发现,工作绩效与脑力负荷强度存在明显的依赖关系,图10-2为工作绩效与脑力负荷强度的关系模型。低脑力负荷高第四页,共三十页。脑力负荷(fùhè)测量方法,按其特点和使用范围可分为四类,即主观评价法;主任务测量法;辅助任务测量法;生理测量法。一、主观(zhǔguān)评价法(一)主观评价法及其特点主观评价法是最流行也是最简单的脑力负荷评价方法。该方法要求系统操作者陈述特定操作过程中的脑力负荷体验,或根据脑力负荷体验对操作活动进行难度顺序的排列。它具有以下特点:(1)主观评价是脑力负荷评价中唯一的直接评价方法。(2)主观评价一般在事后进行,不会对主操作产生第五页,共三十页。一、主观(zhǔguān)评价法(二)主观评价法分类(fēnlèi)脑力负荷主观评定技术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有古柏一哈柏(Cooper-Harper)评价法、主观负荷评价法(SWAT量表)、NASA—TLX量表等。(三)主观评价法的缺陷(1)评价结果有偏差。(2)评价结果容易混淆。(3)方法应用存在局限性。(4)方法敏感性存在特异性。第六页,共三十页。二、主任务(rènwu)测量方法人员在工作时的业绩指标(zhǐbiāo)来判断这项工作给操作人员带来的脑力负荷。主任务测量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指标(zhǐbiāo)测量法,一类是多指标(zhǐbiāo)测量法。(一)单指标测量法单指标测量法就是用一个业绩指标来推断脑力负荷。在使用单指标测量法时,指标选择的好坏对脑力负荷的测量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已进行过许多用单项业绩指标来测量脑力负荷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主要是用错误或时间延迟作为业绩指标。第七页,共三十页。二、主任务(rènwu)测量方法(二)多指标测量法用多个业绩指标来测量脑力(nǎolì)负荷是希望通过多个指标的比较和结合减小测量的误差,另外可以通过多个指标来找出脑力(nǎolì)负荷产生的原因,这样也可提高测量的精度。主任务测量法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各种操作性质各不相同,不可能提出一种广泛适用的绩效参数,因此各操作之间的脑力负荷状况无法进行比较。其二,根据资源理论,当操作要求资源小于操作能力时,虽然工作负荷的增加会引起剩余资源的减少,但主任务绩效由于得到充足资源的供应而并不出现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主任务绩效对工作负荷的变化不敏感。第八页,共三十页。三、辅助(fǔzhù)任务测量法(一)辅助任务测量法的原理应用辅助任务测量法时,操作人员被要求同时做两件工作。操作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主任务上。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