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宪法(xiànfǎ)精神树立宪法权威第一页,共二十页。法治是我们(wǒmen)实现梦想的有力保障第二页,共二十页。法律(fǎlǜ)是治国的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shǒuxiān)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shǒuxiān)要坚持依宪执政。”第三页,共二十页。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xiànfǎ)日”,也是第十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设立国家宪法(xiànfǎ)日的意义首先,有助于落实依宪治国,发挥宪法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其次,有助于普及宪法知识,有助于公民通过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感受宪法的价值,扩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再次,有助于落实2011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最后,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有助于在国际社会树立(shùlì)我国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扩大我国宪法的国际影响。第四页,共二十页。国家开展活动1、各部门召开学习宪法座谈会、报告会。2、CCTV年度法治人物评选。3、教育部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4、新闻媒体开设宪法专题(zhuāntí)学习宣传专版、专栏,制作专题(zhuāntí)节目,播放宪法宣传主题公益广告。5、司法部、国信办、全国普法办组织开展“百家网站暨中国普法官方微博宪法知识竞赛活动”。第五页,共二十页。宣传(xuānchuán)标语1、增强宪法意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fǎlǜ)素质。5、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7、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8、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第六页,共二十页。为什么要依宪治国?(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4)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法律效力。(5)宪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6)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huódòng)准则。第七页,共二十页。国家怎样做到依宪治国?(1)依宪治国就要把宪法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保障,切实维护好宪法根本法的地位。(2)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人民(rénmín)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人民(rénmín)代表大会制度不动摇,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3)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从内心深处把宪法作为一切行为的根本规范和最高准则。(4)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第八页,共二十页。青少年怎样依宪治国?1、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nèiróng)。2、认同宪法,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3、践行宪法,积极参加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4、以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不做宪法禁止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的事,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第九页,共二十页。?你(fǎlǜ)《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知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道的《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huánjìngbǎohù)法》《义务教法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律《交通管理法规》有哪些第十页,共二十页。常见(chánɡjiàn)的违法行为1、违反治安管理(zhìānɡuǎnlǐ)处罚条例的行为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5、民事侵权的行为第十一页,共二十页。指出(ZHǏCHŪ)下列行为,属哪种违法行为?1、在电影院、公共汽车站等场所起哄、吵闹、滋事、斗殴。2、扰乱学校(xuéxiào)正常的教学秩序,妨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3、故意损毁、移动施工路段标志、围栏,妨害公共安全。4、偷窃、勒索少量公私财物。5、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6、破坏草坪、花卉、树木。7、使用音响器材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