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子疑云?:美国警察把反对者送进精神病院点击:7635回复:10712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2页直接到页四川曾颖发表日期:2022-1-911:14:00电影?换子疑云?〔又译?调包婴儿?〕是根据美国历史上一桩真实的惊天大案改编的。192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一起变态狂无差异杀害并肢解二十多名儿童的惨案,影片的主人公,便是被害儿童之一的沃尔特的母亲。作为一个失去爱子的母亲,她所受的磨难和艰辛,以及由这些磨难激发起的坚韧抗争,令人唏嘘。沃尔特的母亲克莉丝汀是一位单身母亲,她一面承当着局艰辛的工作,一面哺育着儿子成长。在艰难生活中,母子间的亲情是这个女人惟一感受得到的温人间暖。一天,克莉丝汀和儿子约好去看电影,但临行前突然接到公司要求她加班的通知。她歉疚地给儿子解释,并许下比看电影更大的承诺之后,匆匆赶去上班。几个小时后,当她心急火燎地赶回家时,家里空空如也,孩子不知去向。她找遍了孩子可能出没的所有地方,都没找到小孩,报警时,警方以“失踪未满24小时〞而拒绝受理。绝望的克莉丝汀拼尽全力寻找孩子的事被负责社区公益组织的激进牧师布里克勒博知道了,他通过播送布道时间,向全城呼吁所有人帮助寻找孩子,并以此为由头,向洛杉矶警方施加压力,以发泄民众对警界黑暗与不作为的不满。警方备感压力,于是加大搜索力度,经过5个月的努力,终于给克莉丝汀带来了好消息——孩子找到了!当警察局长带着成群记者陪冲动万分的克莉丝汀来到火车站迎接儿子,并一再呼吁记者“要多看警方为市民做的好事,而少揭露一些问题〞时,克莉丝汀发现,警察们带回的小孩虽然酷似沃尔特,并坚称是她儿子,但克莉丝汀觉得孩子并非她的儿子。警方一再解释,5个月了,流浪和惊吓,让孩子发生了变化。她将信将疑,勉强接收了孩子,并让记者拍下满脸狐疑的母子相认照片。回家后,种种证据显示她的担忧是正确的。门框上沃尔特离家当时量身高留下的刻度,比警察版的沃尔特高出几厘米。沃尔特的老师发誓说如果这孩子是沃尔特,她可以把手中的尺子吞下去。而生活的种种细节显示,孩子与母亲的那种天然的感应,是无法伪造和模仿的。克莉丝汀坚信警方送回的孩子并非自己的孩子,她希望警方能纠正错误,并继续寻找沃尔特。这对正沉迷在欢快气氛中的警队队长无疑是一个打击。他请来医生,让其以专业的知识去解释孩子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斥责克莉丝汀不愿意接受孩子,是因为自私,想逃避责任。警方无疑高估了威权的力量,而低估了母性。克莉丝汀在“正常程序〞无法寻求到需要的结果时,开始求助于媒体。此事无疑点到了警方的死穴。在接受采访前,警方将克莉丝汀诱捕,并按特别管理法第12条的规定,将她送入精神病院,并且用约束衣将其“保护性约束起来〞。“12条〞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恶法,它规定警方可以按办案需求,将其疑心有“精神病〞的人送到精神病院,采用包括药物和电击穿约束衣等方式进行治疗。这意味着警方可以不经法院公平审理,而强制剥夺公民的自由,使之服不是徒刑的徒刑。克莉丝汀在监狱里看到许多因为鸡毛蒜皮的琐事得罪警察而被拘禁和折磨的正常女人。这时,警方继续愚蠢地坚信暴力和折磨可以使一个母亲放弃对儿子的追寻。他们以电击等非人的折磨方式相威胁,并以自由相引诱,胁迫克莉丝汀签字确认警方送回来的孩子确是她的儿子,并成认自己确有精神障碍。克莉丝汀坚决地拒绝了!克莉丝汀的失踪,引起布里克勒博牧师的关注,他带着媒体记者循蛛丝马迹追寻至精神病院。院方在最紧急的关头,悄悄放走克莉丝汀,以防止她当场揭露其暴行。即便如此,媒体还是公布了克莉丝汀噩梦般的经历和神话一般的案情。民众开始到市政府和警察局门口示威,要求给出合理的解释。议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并废止了警察用以迫害无辜公民的“12条〞,精神病院里那些饱经磨难的女人重新获得自由。与此同时,警长威尔斯在遣返一个加拿大非法移民小孩桑德福.克拉克时,意外得到一个残害少年的线索,农场主哥顿.诺斯考斯是个变态狂,他时常跑到城里寻找迷路或无家可归的孩子,将他带回并杀掉肢解。警界高层对这个恶性案件采取鸵鸟政策认为是移民小孩为防止被遣返而撒的谎。威尔斯警长违抗上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