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ɡāowēi)人群筛查及三级预防《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全国推广(tuīguǎng)项目指导组第一页,共三十四页。糖尿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目前全世界糖尿病人数已逾一亿,其并发症已成为(chéngwéi)主要的和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2型糖尿病占我国糖尿病人群的90%以上,它的血管并发症使人们丧失劳动能力,预期寿命缩短8-12年•糖尿病治疗的花费也成为许多国家不堪重负的压力•美国1987年糖尿病耗资204亿美元•美国1998年糖尿病高达1000亿美元•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要想在血糖、血压及血脂方面得到充分的治疗,每月治疗费用也近1000元人民币•这种花费有一半是用于大血管并发症治疗第二页,共三十四页。循证医学(yīxué)的提示•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芬兰的DPS(DiabetesPreventionStudy)•美国的DPP(DiabetesPreventionProgram)•欧洲的Stop-NIDDM研究•糖尿病是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IGT、IFG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伴有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龄、糖尿病家族史则危险性更大•筛查方法简单易行•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确实有效,可同时(tóngshí)降低血压和调整血脂第三页,共三十四页。在高危人群进行(jìnxíng)干预预防糖尿病的合理性•2型糖尿病发病存在两阶段(jiēduàn)模式•从糖耐量正常(NGT)演变为IGT在此阶段胰岛素抵抗起主要作用•从IGT进一步恶化为糖尿病在此阶段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损害都起重要作用•胰岛素抵抗来自遗传和“有害”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第四页,共三十四页。-环境因素中饮食摄入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引起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流行的最重要的因素-健康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将有助于高危人群(rénqún)预防糖尿病,降低研究对象的血压及血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第五页,共三十四页。药物干预(gānyù)预防糖尿病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大庆研究•生活方式干预使胰岛素抵抗较轻组的IGT者每百人年糖尿病发病率下降44.3%•在胰岛素抵抗严重(yánzhòng)组仅下降28.8%•国外的研究•生活方式干预在非肥胖者糖尿病每百人年发病率下降63%,在肥胖者每百人年发病率下降49%•在OGTT2小时血糖<153mg/dl者每百人年发病率下降75%,在OGTT2小时血糖>173mg/dl者每百人年发病率下降47%•有相当数量的IGT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疗效尚不满意,需考虑药物干预第六页,共三十四页。药物(yàowù)干预预防糖尿病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局限性•全世界有几个药物干预预防糖尿病的临床试验,涉及的药物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岛素增敏剂、奥利司他和格列齐特•国内外的研究都证明(zhèngmíng)药物干预预防糖尿病是有效的第七页,共三十四页。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预防(yùfáng)糖尿病的•在一般人群发生•宣传(xuānchuán)糖尿病防治知识•在重点人群•开展糖尿病筛查•在高危人群如糖调节受损、肥胖的患者中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开展药物预防第八页,共三十四页。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预防(yùfáng)糖尿病的发生•一般人群•加强宣传糖尿病知识(zhīshi),如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及早地实行干预第九页,共三十四页。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预防(yùfáng)糖尿病的发生•筛查方法-推荐应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OGTT(jìnxíng)有困难的情况可仅监测空腹血糖。仅测空腹血糖而有漏诊的可能性-毛细血管血糖只能作为筛查糖尿病预检手段第十页,共三十四页。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预防(yùfáng)糖尿病的发生•重点人群为:•年龄≥45岁•体重≥正常(zhèngcháng)体重的115%或体重质量指数(BMI)≥25/kg/M2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预防(yùfáng)糖尿病的发生•重点人群为:•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有曾分娩大婴儿(出生时体重≥4kg)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