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dìwǔ)部分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jìhuà)免疫第一节免疫与计划第二节传染病概述第三节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第四节婴幼儿常见寄生虫病第一页,共四十六页。(miǎnyì)(miǎnyì)第一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一)免疫系统(lèixíng)(二)免疫作用的类型二、计划免疫(一)预防接种的含义(二)预防接种的程序第二页,共四十六页。一、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一)免疫系统1、免疫的概念(wěndìng)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如病毒和细菌),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反应正常—对机体有利;免疫反应低下—严重威胁健康(艾滋病);免疫反应超常—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肾炎、荨麻疹、湿疹等。)第三页,共四十六页。2、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qìguān)、免疫活性细胞、免疫分子。(1)免疫(miǎnyì)器①胸腺:位于胸骨之后。主要作用:官:分泌多种激素,刺激(cìjī)淋巴细胞生长,并使其变成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②脾脏: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制造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主要场所。③淋巴结及其他淋巴组织:淋巴结系统中的淋巴结和扁桃体等。第四页,共四十六页。(2)免疫活性细胞:指受抗原物质刺激后,能产生免疫反应的,即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①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中,占淋巴细胞的70﹪;②B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结和脾脏中。(3)免疫分子:主要由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等组成,在体液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免疫球蛋白是一些抗体,主要包括5种:lgA、lgG、lgM、lgD和lgE。其中lgG是人体最主要的抗体,可通过(tōngguò)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第五页,共四十六页。3、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御感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即预防传染病。(2)自身稳定:及时清除已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以维持体内生理平衡。(3)免疫监视:体内某些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因基因突变产生(chǎnshēng)的异常细胞,以防发展成肿瘤。第六页,共四十六页。(lèixíng)(二)免疫作用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生来具有的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的进化过程中,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斗争而发展、完善的一种生理功能。不是针对某一种病原微生物,而是多种病原微生物有防御作用。(1)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2)吞噬细胞和体液的防御作用;(3)血脑屏障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毛细血管能够限制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病原微生物)进入脑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完善。第七页,共四十六页。2、特异性免疫(jīfā)当抗原(细菌、病毒等)进入人体后可激发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生抗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1)自动免疫:机体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由此获得的免疫力,叫做自动免疫。持续时间长久,有时为终生的。它分为人工的和自然的两种。第八页,共四十六页。①自然自动免疫:因患过传染病或隐性感染,人体自然产生了免疫力,叫做自然自动免疫。例如麻疹。(réngōng)自动免疫:人工将某种致病微生物予以灭活或减毒制成疫苗接种到人体,由此使人体获得对相应疾病的免疫力叫做人工自动免疫。②人工当前我国实施的免疫接种大多数为人工自动免疫。“计划免疫”就属于这一种。第九页,共四十六页。(2)被动免疫:机体因接受外来免疫物质从而产生对某种或某些疾病的免疫力。持续时间短,为一时性的。被动免疫也分人工的和自然的两种。(tāipán)或初乳传给婴儿的免疫抗体,使新生儿在6个月内对某些传染病有一定的免疫力。①自然被动免疫:经过胎盘②人工被动免疫: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注入人体,使其获得现成的抗体。维持时间短,一般只作应急用。第十页,共四十六页。二、计划免疫(一)预防接种的含义(fāngfǎ)(fāngfǎ)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就是把预防某种传染病所用的生物制品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法,接种到人体后,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对抗相应的细菌或病毒的抵抗力,从而不得这种疾病。预防接种所用的生物制品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