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特殊生理阶段的营养(tèshū)第一页,共九十二页。(yùnfù)第一节孕妇的营养第二页,共九十二页。一、生理特点:1、内分泌变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酮、雌激素人绒毛膜生长催乳(cuīrǔ)激素〔HCS〕甲状腺功能增强第三页,共九十二页。2、消化系统的状况和功能改变:•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3、器官负荷增大:•心、肺、肝、肾等随血流量的增加、体内代谢增强。(dàixiè)第四页,共九十二页。4、血液循环系统:•孕6周血容量开始(kāishǐ)增加,•32周-34周达顶峰,平均增加40%,•血浆增加较早、多,红细胞增加较晚,造成生理性贫血。•第五页,共九十二页。5、代谢加快与体重增加:孕期合成代谢增强:供给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生殖系统(shēnɡzhíxìtǒnɡ)的进一步发育。第六页,共九十二页。(yíngyǎng)1、适当(shìdàng)增加热能:根底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劳动或活动耗能;供给生长发育的需要RNI:在非孕妇女根底上增加0.84MJ〔200kcal〕第七页,共九十二页。足月胎儿体内含400-800g2、充足的蛋白质:胎盘及孕妇自身增长(chōngzú)(qījiān)需要孕妇在妊娠期间从食物中获得。900g孕早期5g/d孕中期15g/d;孕后期20g/d;(hòuqī)动物蛋白质占1/2。第八页,共九十二页。3、脂肪: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提供EFA〔缺乏时会延迟脑细胞的分裂增殖〕;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xīshōu);促进乳汁的分泌;60-70g/d,其中EFA为3-6g,每天可提供植物油7.5-15g。第九页,共九十二页。4、碳水化合物:(zēnɡduō)•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增多,其肝糖原合成及分解均增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为淀粉类食物。•第十页,共九十二页。•胎儿耗用母体较多的葡萄糖,母体常需氧化脂肪来供给(gōngjǐ)能量,孕妇饥饿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孕早期必须保证每日摄取不低于150g(bìxū)第十一页,共九十二页。5、矿物质:1〕钙:中期1g后期30g(胎儿)后3个月中胎儿每日积聚近350mg钙孕妇本身也要储存30g钙以备泌乳需要,孕期后5个月,每日约存(mìrǔ)储钙200mg(zhōngqī)中期为1000mg/d,晚期为1500mg/d.第十二页,共九十二页。2〕铁:补充自身的消耗;补偿分娩时由于(yóuyú)失血造成的铁的损失。胎儿制造血液和肌肉组织需要;肝脏内储存一局部铁,以供出生后6个月的消耗。孕期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铁制剂或Vitc片剂。每天铁的供给量为28mg。第十三页,共九十二页。3〕锌:孕妇体内锌一般比成年妇女多400mg,总量达1700mg,其中足月胎儿体内可有60mg,从孕早期起,胎儿锌的需要量就迅速增加。动物性食物为锌的可靠(kěkào)来源,植物中的锌不易被吸收利用。第十四页,共九十二页。4〕钠:妊娠期细胞外液增多,母体钠的需要量增加。5〕碘:孕期缺碘,孕妇(yùnfù)易发生甲状腺肿大,并影响胎儿发育。孕妇(yùnfù)每天供给量标准为200µg。含碘丰富的食物有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第十五页,共九十二页。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维生素A对胎儿上皮组织和骨骼生长发育非常重要(zhòngyào),对嗅觉、视力的发育均有作用。且可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维生素A摄入过少或过多都可以引起胎儿畸形。第十六页,共九十二页。维生素D:妊娠期间,孕妇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zēngjiā),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多晒太阳外;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维生素D制剂,如动物肝脏、禽蛋、鱼肝油等。维生素D摄入过多可导致婴儿产生高钙血症。中国建议孕妇维生素D的每天供给量标准为10µg。第十七页,共九十二页。2〕水溶性维生素妊娠期间,孕妇新陈代谢增高,胎儿代谢也高;孕妇要维持食欲、正常的肠道蠕动和促进产后乳汁分泌(fēnmì);水溶性维生素大多是重要酶类的辅酶,作用强大;第十八页,共九十二页。(yíngyǎng)(yíngyǎng)〔一〕妊娠营养问题(wèntí):1、妊娠呕吐;2、妊娠贫血;3、妊娠合并高血压。第十九页,共九十二页。1、妊娠呕吐(ǒutù)的营养治疗1〕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2〕补足能量、注意三大营养素平衡:提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主要为粥、面、饼干、蛋糕等,根据孕妇的饮食习惯选用;蛋白质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