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三阶梯止痛(jiētī)Three-stepanalgesic临床(línchuánɡ)药师组第一页,共六十页。疼痛是与生俱来的,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疼痛始终伴随(bànsuí),因此疼痛是人类最常见的感觉,也是患者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第二页,共六十页。疼痛(téngtòng)------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guójì)疼痛学会(IASP)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经验;美国疼痛学会将疼痛列为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第10届IASP,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本身就是是一种疾病”第三页,共六十页。疼痛(téngtòng)------意义意义疼痛是机体自我防御的表现;疼痛能启动复杂的体液反应(fǎnyìng);早期有助于在急性疾病和损伤时保持稳态;但如果这种变化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将引起其他并发症或增加患者的死亡率;疼痛可提示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第四页,共六十页。疼痛(téngtòng)------分类根据病理学特征(tèzhēng)伤害感受性疼痛完整的伤害感受器感受到有害刺激引起的反应,疼痛的感知与组织损伤有关,分内脏痛和躯体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纤维受损或神经系统因创伤产生自发冲动,引起的痛感会投射到神经起源部位,称之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第五页,共六十页。混合性疼痛兼有上述两种性质的复杂疼痛,中枢发生敏化后生成;通常(tōngcháng)表现为慢性疼痛或者是急性疼痛治疗效果不理想。特点内脏性疼痛躯体(qūtǐ)性疼痛神经性疼痛(téngtòng)•钝性;•定位明确;•自发的;•绞榨样疼痛;•刀割样疼痛;•定位不准确;•烧灼样疼痛;•针刺样疼痛;•触电样疼痛;第六页,共六十页。根据疼痛持续时间急性疼痛是指短期存在(少于3个月)、通常发生于伤害性刺激之后的疼痛。急性疼痛复发也常诊断为疼痛的再次发作。慢性疼痛无明显组织损伤,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导致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对身心造成伤害,严重影响(yǐngxiǎng)生活质量,并可能在没有任何确切病因或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持续存在。如果在急性疼痛的初始阶段疼痛未得到完全控制(kòngzhì),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疼痛。第七页,共六十页。慢性非癌痛与癌痛癌痛多数患者的预计生存期有限,因此通常较少考虑药物的依赖性或药物可能引起的长期毒性。慢性非癌痛患者通常有正常的生存期,疼痛发作前有良好的生活背景和生活质量,因此不仅要求在镇痛(zhèntònɡ)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药物的短期和长期毒性,而且要尽量保留患者的生活质量。第八页,共六十页。癌痛------原因(yuányīn)躯体因素原因比例举例主要处理肿瘤侵犯70--80%癌肿压迫、浸润抗肿瘤、引流、止痛肿瘤治疗相关8--10%术后、活检、放疗、止痛、对症(抗感染等)化疗与肿瘤相关综合6--8%褥疮、便秘、大肠或抗肿瘤、对症处理、止痛征膀胱痉挛与肿瘤无关6--8%关节炎、痛风、对症治疗、止痛末梢神经痛等社会-心理因素恐惧、焦虑、抑郁(yìyù)、愤怒、孤独第九页,共六十页。癌痛------诊断(zhěnduàn)全面询问病史疼痛史:必须详细了解,确定疼痛的原因和性质疼痛部位;疼痛时间;疼痛性质;可能改变疼痛的因素;病程长短;仔细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chéngdù)(以患者的疼痛主诉为主要依据)第十页,共六十页。癌痛------临床(línchuánɡ)评估对患者疼痛程度(chéngdù)疼痛评估是疼痛控制的关键点,是规范化使用止痛药物的基础!要点仔细进行体检;搜集其他有关资料;相信患者对疼痛的主诉;估计疼痛程度;首次镇痛方法因人而异;评估患者精神状态;详细记录(jìlù)疼痛病史;治疗疼痛后的再评估。第十一页,共六十页。癌痛------疼痛(téngtòng)程度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患者的主述是医师的主要依据主诉是个主观指标,需要(xūyào)我们量化成客观指标;临床常用疼痛量表评估方法•主诉是主观指标,需要我们(wǒmen)量化成客观指标;视觉模拟法(VAS或划线法)数字分级法(NRS)简易分级法(VRS)脸谱法(Wong-Baker脸)第十二页,共六十页。常用(chánɡyònɡ)评估方法----VAS划一条横线(一般长为10cm),一端代表无痛,另一端代表最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在线上的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之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