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相关(xiāngguān)知识第一页,共九十二页。•癌痛概述•癌痛的原因•癌痛的分类•癌痛的评估和诊断•癌痛的治疗•癌痛治疗误区•2013年NCCN癌痛指南更新(gēngxīn)解读第二页,共九十二页。概述•疼痛定义:“是一种与实质上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独立的情感体验(tǐyàn),或者类似的损伤”。•疼痛应当被视作一种个体的体验,因此它是主观的第三页,共九十二页。概述•疼痛时最常见的癌症相关症状之一,也是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癌症疼痛可能发生在癌症的各个阶段,影响患者的治疗及生活(shēnghuó)质量,最新研究发现癌痛可影响患者的生存期。•新诊断的癌症患者中大约有1/4出现疼痛,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有1/2伴有疼痛,进展期患者大约3/4伴有疼痛。•癌症疼痛的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四页,共九十二页。概述•1982年WHO:•2000年让全世界的癌症(áizhènɡ)患者无痛•2001年第二届亚太地区疼痛控制研讨会:•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大会上达成共识:•疼痛列为第五生命体征世界仍然在痛第五页,共九十二页。疼痛(téngtòng)的分类•依疼痛持续时间:•急性疼痛:疼痛存在,少于2月•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或以上•依病理学特征•内脏(nèizàng)性疼痛:钝性、绞榨样疼痛,定位不准确•躯体性疼痛:定位明确、刀割样、针刺样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自发的、烧灼样、触电样疼痛第六页,共九十二页。癌痛的原因(yuányīn)癌症本身引起78.2%躯体(qūtǐ)因癌症治疗有关手术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素8.2%放疗后: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纤维化(yuányīn)癌骨关节炎、动脉瘤、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痛痛与癌症有关6%的原因社会-心理因素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第七页,共九十二页。癌痛的评估(pínɡɡū)和诊断•基本原则(评估内容、重点评估、动态评估)•评估疼痛性质•疼痛的特点(tèdiǎn)•评估疼痛严重程度•体检•辅助检查第八页,共九十二页。癌痛的评估(pínɡɡū)和诊断基本原则评估内容:疼痛开始和持续的时间,发作和加重的时间疼痛的性质、部分和程度疼痛减轻或加重的影响因素疼痛的病因及类型曾经用过哪些(nǎxiē)止痛治疗措施及疗效是否患有除肿瘤以外的其他疾病,尤其是重要器官的疾病情况心理精神状况,是否存在心理因素相关的疼痛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文化背景甚至宗教疼痛对身体活动的限制程度,是否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性功能、情绪;是否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以及与同事、亲属间的关系;既往史,如精神病史,药物滥用史第九页,共九十二页。•重点评估:最近24小时内患者最严重(yánzhòng)和最轻的疼痛程度,以及通常情况的疼痛程度•疼痛量化评估应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第十页,共九十二页。•全面评估:应在患者入院后24内进行首次全面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在给予止痛治疗3天内或达到稳定缓解状态时再次全面评估,原则上不少于2次/月。•通常(tōngcháng)使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估疼痛及其对患者情绪、睡眠活动能力、食欲、日常生活、行走能力、与他人交往等生活质量的影响第十一页,共九十二页。•动态评估:持续、动态评估疼痛变化情况,包括疼痛程度,性质的变化,爆发性疼痛的发作,疼痛减轻及加重因素,以及止痛(zhǐtònɡ)治疗的不良反应•动态评估对于药物止痛治疗剂量滴定尤为重要。在止痛治疗期间,应该记录用药种类及剂量滴定、疼痛程度及病情变化第十二页,共九十二页。疼痛(téngtòng)的评估•疼痛(téngtòng)强度的评估•数字分级法(NRS)•根据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视觉模拟法(VAS)•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er脸第十三页,共九十二页。•评估疼痛性质大致有:锐痛、钝痛、酸胀痛、持续性痛、电击样痛、烧灼(shāozhuó)样痛、穿透样痛,麻木样痛,痛觉过敏。第十四页,共九十二页。•疼痛的特点全方位疼痛:躯体、心理(xīnlǐ)、社会、精神顽固性疼痛伴有自主神经和心理学异常伴有躯体症状痛苦与疼痛同时存在精神性疼痛社会性疼痛第十五页,共九十二页。疼痛(téngtòng)评估方法•VRS法(患者主诉简易分级法)•0级:无痛;•Ⅰ级(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