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téngtòng)的三阶梯止痛原则南昌大学一附院肿瘤科邱峰第一页,共七十六页。什么(shénme)是癌痛?“有很多次,我怎么(zěnme)也写不下去了,身体的痛楚是如此的强烈,我必须不停地转换姿势,而每换个姿势,身体上各种部位的疼痛要持续十来分钟才能平静,十来分钟后我又觉得需要下一次新的挪动来让我的身体感觉更舒服一点。”《死亡日记》陆幼青第二页,共七十六页。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jīngsh伤én)”。疼痛是由痛觉感受器、传导神经和疼痛中枢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种生理防御机制,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和社会、经济因素也会影响疼痛的程度。第三页,共七十六页。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于2000年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现已把疼痛称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标。2004年IASP发起一个年度性的“世界(shìjiè)镇痛日”活动(每年10月11日),目的是使“免除疼痛”的理念深入人心,确立对“免除疼痛是基本人权”的认识。第四页,共七十六页。•每年有9百万的癌症患者癌痛到2030年,癌症患者人数将上升到15百万第五页,共七十六页。•(téngtòng)•20-5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伴有疼痛了••晚期癌症患者大多数都伴有疼痛每天至少有4百万人在忍受癌痛的煎熬癌痛的原因(yuányīn)由癌症本身引起肿瘤直接压迫、刺激N;骨转移;肿瘤对痛觉敏感组织(血管、淋巴管等)刺激;肿瘤分泌78.2%因子致痛、伴随炎症因素致痛(yuányī躯体(qūtǐ)与癌症治疗有关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n)因素8.2%患肢痛癌与癌症相关化疗后:栓塞性静脉炎,中毒性周痛的6%围神经病变原因与癌症无关放疗后: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7.2%纤维化,放射性脊髓病衰弱、不动、便秘、褥疮、肌痉挛等骨关节炎、动脉瘤、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痛等社会-心理因素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第六页,共七十六页。20世纪80年代WHO提出(tí:chū)到200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让肿瘤病人不痛”的奋斗目标(mùbiāo)距离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较大的差距•临床医生的重视程度和规范化疼痛处理的知识掌握病人对阿片类药物的观念•麻药渠道和价格••政策的影响第七页,共七十六页。癌痛治疗的基本原则(yuánzé)—WHO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第八页,共七十六页。(téngtòng)规范化疼痛处理的目标•消除疼痛•控制躯体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将心理负担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tígāo)生活质量让癌痛患者生命与生活质量并存!第九页,共七十六页。(zhǐtònɡ)癌痛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是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作出正确的评估根据(病bì人ngrén)疼痛的程度和原因适当的选择相应的镇痛药物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主要选用解热镇痛类的止痛药•若为中度疼痛应选用弱阿片类药物•若为重度疼痛则选用强阿片类药物•第十页,共七十六页。(jiētī)WHO三阶梯镇痛治疗(缓释)吗啡3.强阿片类可待因,水合吗啡(缓释)+非阿片类羟考酮(缓释)+辅助(fǔzhù)药双氢可待因,芬太尼(经皮)疼痛持续或加重曲马多2.弱阿片类路盖克+非阿片类+辅助(fǔzhù)药(醋氨酚与双氢可待因)疼痛持续或加重1.非阿片类乙酰水杨酸,+辅助药安乃近(Who:CancerPainRelief,Genf1986)扑热息痛、消炎痛第十一页,共七十六页。世界卫生组织的三阶梯(jiētī)治疗原则(jiētī)•阶梯给药•无创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第十二页,共七十六页。(jiētī)按阶梯给药•选择镇痛药应从低级向高级顺序提高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相对应阶梯的药物•第一阶梯代表药为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第二阶梯代表药为可待因第一、二阶梯用药(yònɡyào)有‘天花板效应’•以吗啡为代表的第三阶梯药物,“无天花板效应”第十三页,共七十六页。(kǒufú)无创给药(口服给药)•是主要的、首选无创给药途径,尽可能避免创伤性给药途径,以便于病人长期服用"•简单、经济、易于接受•稳定的血药浓度•与静脉注射同样有效(yǒuxiào)•更易于调整剂量、更有自主性•不易成瘾、不易耐药PortenoyRK:ComprTher1990;16:60;PrinciplesofAnalgesicUse,ed...